趙良嗣“燕雲16州以太行山為界。太行山東南有檀、順、薊、幽、涿、莫、瀛7州,它們稱山前7州。太行山西北有儒、媯、新、武、雲、朔、寰、應、寰9州,它們稱山後9州。你知道嗎”趙佶“不知道啊”
趙良嗣有點冷汗“莫、瀛2州,被我們的周世宗柴榮北征收複。剩餘5州,加上遼國奪自漢地的易州、他們從薊州分出的景州。這7州在遼國稱南京道。而那山後9州稱西京道。你知道嗎”趙佶“啊?這樣啊”
趙良嗣冷汗連連“除這16州之外,唐末最後一任的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他曾把營、平、灤3州割給遼國。你知道嗎”趙佶“這個朕知道。五代史上有記載”
趙良嗣怒“那你知道營、平、灤3州在遼國既不屬南京道也不屬西京道。它們是另一獨立的行政區劃,叫平州路。你知道嗎”趙佶“啊?有這個事”
趙良嗣徹底火大“所謂的長城防線,具體到幽州(今北京)它西有紫金關、北有居庸關、古北口、東北有鬆亭關、東有榆關。是為幽州5關。你知道嗎”趙佶“啊!朕沒去過啊,不知道啊”
趙良嗣基本已昏倒了“那你知道這個榆關(即未來明清之際最重要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在哪裏嗎?它就在劉仁恭割掉的平州、現在大遼的平州路內”趙佶“啊?那也就是說:我們要不回來了?是嗎”
趙良嗣徹底昏倒“是啊!所以臣悲劇了。陛下你知道嗎?臣一定要為您要回所有的長城防線!還請陛下放心!臣以自己的姓氏起誓”
“燕京並所管州城”事實上隻有檀、順、景、薊、涿、易、景7州,16州隻得其五,隻有個零頭,所謂的長城防線怎麼組成?就算16州全要下來,榆關呢?怎麼辦?很明顯這是皇帝因不想被反結盟的大臣們騷擾,不經國家職能部門審校,自己按陳規、拍腦袋想出的文件。他是皇帝,把事搞糟了,誰也不敢把他怎樣!使者隻管按他說的去辦就好?可趙良嗣不!如他安分,他該安靜待在遼國過他的貴族生活。如他守循。他應靜悄悄帶著家人財產回宋朝,而不是半夜三更去敲童貫的門,想把燕雲16州都帶回漢地故土!
現在,他想做點什麼。為漢人盡量爭到利益,收獲平安。為此,他把皇帝的禦筆扔到了一邊!先談燕京,趙良嗣直接把“燕京並所管州城”合並成了南京道,這樣燕京7州打包在了一起…完顏阿骨打想了想“給”
趙良嗣接著出示禦筆,裏邊有“原是漢地”這4字!那好!大金皇帝,既是漢人舊地,翻翻舊黃曆,這也包括大遼西京道是吧?怎樣?一起給了吧?完顏阿骨打想了想“給。但要在抓住阿適(耶律延禧小名)後才給”
嗯,這是設置時間障礙了?抓住遼國皇帝和攻破一座城是不一樣的。城呆在那兒不動。人卻可在遼闊的帝國裏瘋跑,山川河流、深穀野林,不好找的啊!說是抓到後給,抓不到怎樣?抓到了拖著又怎樣?抓到時是屍體還怎樣?都不好說…但總比不答應強!
趙良嗣趁熱打鐵“平、營、灤這3州也是漢人舊地…”剛說到這,金國方麵就有人站了出來。臉色很不對勁。這人叫高慶裔,是渤海人,一直在遼國當官,遼國的地理他也清楚“這3州可不在燕京路內,除非你翻唐朝的舊黃曆,不然怎樣都攪不到一起”趙良嗣頭低了下去,他知道:到底線了!就這樣。榆關被金國人捂住了。未來,他們就將出榆關、下中原、滅北宋!
接下來談的是錢。禦筆上說可以把每年給遼國的錢轉賬給金國,那麼就是每年50萬兩匹?可趙良嗣提出澶淵之盟,我們每年30萬兩匹吧?
對此阿骨打一笑,他沒用手下人支招,自己說“你們每年給遼國人錢時。燕雲16州都是遼國人占著。現在我給你們了,為什麼錢反而少了”趙良嗣無言以對,他懷疑對麵坐著的真是隻懂舞刀弄槍、殺人放火的野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