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張覺公開和金國決裂,重新用大遼年號、掛天祚帝畫像、封大遼官職、張榜詔諭燕地居民,同時張覺派翰林學士李石、三司使高履去幽州城見知府王安中“平州形勝之地,張覺文武全才,足以禦金人、安燕地。快招降他。否則他要麼就西迎天祚帝、要麼就北合蕭幹”王安中深以為然,馬上將李石、高履送進開封。關於招降張覺一事,趙良嗣極力反對“國家新與金盟,如此必失其歡”但宋徽宗、首相王黼卻覺得是大好機會。平州路3州、張覺的軍隊、最重要的:是榆關、榆關(未來的山海關)哪!於是趙良嗣被連降5級,北宋朝做出立國163年來的最錯誤決策:招降張覺!
6月5日,張覺以平州路歸降大宋。這一來,女真人氣壞了。馬上派2千金兵前來討伐。但2千金兵根本不在張覺的眼裏。他隨即在營州準備迎戰,結果是:金兵不敢交戰,主動退走!為了遮羞,金兵在跑路前寫下“今冬複來”4個大字,但張覺根本不屑一顧!
15日,重病中的完顏阿骨打不得不開始安排後事了。他在上京,急命其四弟、諳班勃極烈完顏吳乞買火速趕來,準備接班。
而宋朝決定:趁此良機,盡量多的侵吞燕雲之地。得到燕雲,就有未來的生命線!對宋朝來說,終極目標是得到完整的燕雲18州,現在張覺送上門來,為什麼不要?除了招降張覺,宋徽宗還向金國派出使臣。繼續海上之盟的第三階段。這一回,宋朝的要求是——把山後9州、即大遼西京道都還給宋朝!
這要求是之前不可想象、也是後來不敢想象的,但在當時,宋朝做出來了!而金國居然沒憤怒、沒拒絕!為什麼呢?隻因完顏阿骨打快死了!
7月,宦官譚稹被任命為河東、河北、燕雲府3路宣撫使,全權負責收回山後9州!他上任後,朔、應、蔚3州守將都向宋朝投降,加上張覺的營、平,宋朝迅速又收回了5州之地!再加上南京道的7州,如今燕雲18州,宋朝已有12州在手!
在此期間,宋朝做了第二件事。除招降張覺外。趙佶招降耶律延禧…大遼國皇帝耶!貌似他是當時最大的喪家之犬,被金軍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死定了的角色。宋朝招降他有什麼用?
第一眼看到這,我也很疑惑:宋朝在西軍大敗、明知金軍強到不可抵敵的情況下。還招惹這樣的燙手山芋做什麼?純粹找死嘛?但趙佶他們卻不這樣想,招降這過氣皇帝的原因是趙佶要趁熱打鐵,對其餘各州下手!這時燕雲各州守將基本都是原遼國人,正在彷徨無助,麵臨馬上要被集體遷移的命運。如宋朝及時伸手拉一把,再打出耶律延禧的親情牌,情況會變成什麼樣呢?沒例外,都會向宋朝投降!如此一來,燕雲18州就都得手了?
招降大遼天祚帝的事緊鑼密鼓展開了,宋朝動用各種關係、各條渠道向西邊找人。當然這活難度太大了。從概率上講,基本沒成功的可能性。耶律延禧是當時號稱消失得最徹底的人,金國動用了精銳部隊已好幾年駐守西方,在深山老林裏拉網式搜索都挖不出他,宋朝邊找還得邊遮人耳目。拿什麼成功?耶律延禧,這位曾經的東亞老大,一不小心又成了世界焦點。宋、金2國各用渠道,不遺餘力尋找他。可惜都找不著…
大奚皇帝蕭幹已在石門鎮擊敗常勝軍張令徽、劉舜臣部,又攻破景州、薊州,寇掠燕京,其峰銳甚。剛剛平靜下來的大遼南京道頓時又陷於一片動蕩之中。王安中嚴命郭藥師率常勝軍出擊!8月15日。郭藥師在峰山大敗蕭幹,乘勝窮追,一路追過盧龍嶺,蕭幹後被部下所殺。常勝軍招降奚、渤海5千餘人,其餘奚人歸順於大金。金國各置猛安、謀克安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