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亡國篇(1 / 3)

完顏宗望派兵收複山後9州中,完顏吳乞買並未答應、卻事實上已在宋朝掌握下的蔚、應2州。蔚州守臣陳翊被殺、應州守臣蘇京逃跑。同時完顏宗望派人去給趙佶帶第二個話:你們宋朝收容張覺、糧食賴賬,海上之盟已沒有意義!我們不準備承認了!現在先收回應、蔚2州,這就是海上之盟裏也沒答應給過你們的!海上之盟三個階段至此完整結束!史稱“南征之策,宗望實啟之”

8月11日,譚稹下台,他被調回國內,停職反省,好好去想到底欠沒欠金國人東西?接替他的是金國的老熟人,武裝大太監童貫!

童貫在這段時間裏坐了次過山車:收複燕雲後,他的地位上升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之後突然摔了下去,被勒停了前線一切公職。理由是花錢太多了,南京道的價兒實在太高…不過根本沒提前後兩次北伐大敗的事?

其實真正理由是趙佶的政治手段。在中國官場一直有個很好玩的現象:不管哪個朝代,如某位大將出兵,立下不世戰功後,回國時耀武揚威、萬人空巷,那麼基本上可為他默哀了。這人的政治生涯、軍事生涯、人類生涯都已結束…

相反,如皇帝把他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一頓臭罵,戰績什麼都不提,相反全是錯誤,之後全體朝臣一擁而上,罵他個半死,那麼此人可放心了。這是組織上對他嚴加要求,希望並培養他向更高的台階邁進…

童貫就是這樣。所以這時前線一旦有事,還是第一時間把他派了出來…

11月3日,太宰王黼被罷。如今的太宰是白時中、少宰是李邦彥。

童貫上任後做了一決定:派人去向金國大太子完顏宗翰索要山後9州…趙良嗣、譚稹要不回來的,不等於我童貫也要不回來!王爵的封號是與燕雲18州緊密結合的,這塊土地注定了要在我手裏徹底回歸!

22日,童貫派出的使者馬擴、辛興宗來到了雲中府,不過卻沒見到回老家去向新皇帝表忠心的軍方第一人物完顏宗翰,見到的是代替宗翰為元帥的完顏婁室和高慶裔。這自然談不出什麼結果。但馬擴這次入境卻見到了金國正在大舉練兵。練兵幹什麼?大遼已可說徹底完蛋了。練兵的唯一目標就隻有一個:大宋!馬擴將這一情報告訴給了童貫,請他快速整頓邊防。但可歎屠刀已臨頭,宋朝上層仍在做夢!童貫根本不信,他執著的要求馬擴不斷的來回跑。為我跑回山後9州、為我跑回王爵的封號!

12月20日,80歲的太師蔡京第四次成為百官之首。可此時蔡京早已老眼昏花,一切國事不得不讓幼子蔡絛裁決。蔡絛擅權用事,肆行無忌。白時中、李邦彥2人畏他如虎。而他大哥蔡攸屢次在趙佶麵前指責弟弟的罪狀,要宋徽宗殺了蔡絛。於是父子、兄弟之間幾成仇敵。

河北、山東等地因要給被金軍洗白的燕雲之地提供糧餉,搞得民怨沸騰。山東有張萬仙聚眾10萬、張迪聚眾5萬、河北高托山聚眾30萬,其餘二三萬者不可勝數。太監梁方平受命率軍剿亂。

宣和7年(1125)1月9日,黨項人小斛祿遣使請大遼天祚帝前往避難。耶律延禧終於做出了他此生最後悔的決定:他走出了夾山!16日,一行人穿過沙漠時,金兵忽然殺到!耶律延禧脫下珠帽。徒步奔逃,最後騎了近侍張仁貴的馬,才得以逃出金軍重圍。17日大雪,耶律延禧既饑又寒,幸得忠心耿耿的護衛蕭仲恭進食奉衣。蕭仲恭自己則隻吃冰雪。天祚帝要休息,蕭仲恭就跪坐在地上,讓皇帝能靠著他的身體暫憩。夜晚留宿民家,金兵追騎到來,這家人及時報信、隱匿天祚帝一行。耶律延禧在此農家住了數日,臨走封他為節度使,自己往黨項出發。封小斛祿為西南麵招討使、總知軍事。

再說西走的耶律大石。來到回鶻的地盤上。他致信回鶻王畢勒哥“吾與爾國非一日之好。今我將西走大食,假道爾國,切勿致疑”畢勒哥得信,親迎耶律大石至邸,大宴3日。之後送上600匹馬、100匹駱駝、3000頭羊,送出境外。耶律大石一路西行。兵行萬裏,歸者數國,軍勢日盛,銳氣日倍。之後來到了尋思幹。西域諸國以忽兒珊為首,糾集了10萬大軍來與耶律大石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