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退師篇(1 / 2)

陳東的心很涼。 他清楚:這是**裸的收買。他深深摯愛著的國家在邀請他去…同流合汙!這是個多巨大的諷刺、多絕望的悲哀…難道他不顧生死去維護、去抗爭的目的,就是為一官半職嗎?

這疑問如他向李邦彥等人提出來,李首相會真誠地向他點頭:是!就是這樣的。不然你為什麼這麼拚命呢?人生在世,不就是在追求這些嗎?

陳東5次上書拒絕,離著宋朝官場遠遠的…

當局很難堪,但目的達到了。學生們的影響力急劇下降,先是人數少了一半,陳東等領袖又始終停留在民間,這讓再次民變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7日,李綱複職、那麼蔡懋就被罷了。在這短短5天內,蔡懋眼睜睜看著金軍攻城,命令不得發一箭、砸一石,將士積憤。徐處仁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宇文虛中為僉書樞密院事。

按完顏宗望的要求,著作佐郎沈晦陪著趙佶第五子、宋欽宗的弟弟、肅王趙樞去到金營做人質,換回張邦昌、趙構。

這次民變的作用是偉大的!不僅一舉讓腐爛怯懦、卑鄙無恥的宋朝上層屈服,連城外的金軍也怕了!當李綱、種師道重新上任的消息傳到牟駝岡時,2月9日,金軍主帥完顏宗望下令撤退!

宋朝終於爆發出了一超級大國應有的氣勢!僅僅是氣勢,且是民間的,金軍就怕了。他們不等金銀數目刮足,就帶著北方三鎮割讓的詔書、人質趙樞、和數不清的珍玩玉器,向北方撤退…

1126年1月7日-2月9日,第一次開封保衛戰至此結束!

同日,趙構、張邦昌、宇文虛中回到開封。

種師道覺得這是機遇!他說“李綱的計劃仍是可執行的,立即運動兵力到黃河兩岸。仍可全殲來敵”禦史中丞呂好問則警告“不出半年,金兵一定會再次南下”但趙桓拒絕。他認為無論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也終於把這批凶神給送走了…

至此可總結一下了:所謂的第一次開封保衛戰的本質是什麼?拋開一切細節會發現:金軍隻是打了兩次毫無效果、損失慘重的強攻戰,一次連開封城門都沒能摸到的反偷襲。就得到千萬兩白銀、百萬兩黃金、親王為人質、割讓北方3鎮的空前勝利!

怎麼得到的呢?全是宋朝自己拱手送上的!不僅定要金軍收下。連回家上路時的安全都保證了!這就是這次戰爭的本質:根本不是什麼戰勝戰敗,而是媾和!

盡管是“媾”宋朝上層也很滿意!金軍圍城長達30餘天。這時終於雨過天晴,怎一個舒爽了得…

10日,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出使金營的趙構被加封太傅、靜江、奉寧軍節度使。

13日,詔依祖宗故事。以武將中得軍心者為同知樞密院事、僉書樞密院事(即樞密副使)以邊將有威望者為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即大宋禁軍)老大。

李綱上奏“當年澶淵之盟,遼軍退兵,我軍雖未邀擊,但仍以重兵護送之,是防他們肆行擄掠。今日之事,請效澶淵故事。完顏宗望退兵已3日。然仍在渡河之中。請派重兵護送他們過黃河”趙桓在4天前才剛拒絕了種師道半途劫殺的建議,現在居然同意了李綱的計劃。且密旨:瞅準機會,能下手就下手…將士受命,踴躍以行。然而這一招讓李邦彥害怕了。無論如何要召回這批將士,請金軍安全渡河。於是,在邢州、趙州之間已追上金軍的將士們又被大首相的一紙手令給召來回來…至於黃河兩岸,李邦彥派人送了兩麵大旗過去,上麵寫著“有擅出兵者,並依軍法”這樣兩麵大旗在黃河兩岸迎風招展,保佑著完顏宗望大軍拖拖拉拉、帶著無數輜重渡過黃河,踏上了回家道路…

14日,李邦彥罷相。曾出使金營的張邦昌升太宰、吳敏升少宰、李綱升為知樞密院事、尚書左丞耿南仲、尚書右丞李棁。

李邦彥他走了,精神還在!出於慣例,宋朝官方向他谘詢:誰來繼承你的職務呢?

李邦彥答“唐恪”唐恪,進士出身,官場資曆全麵。官職由低到高幾乎全做到,中間還到西南邊疆剿過匪,很成功,因此升官。他故事很多,心靈很扭曲,他做出的事比李邦彥還要另類。很快,他就會成為曆史舞台上一顆耀眼明星…

金軍退走後,皇帝的大腦恢複了正常,立即覺得北方三鎮割讓錯了!怎麼辦?金軍已拿著朝廷的官方文件去接收了,那邊要是一聲遵旨,趙桓哭都來不及!而現在就算快馬加鞭去傳旨,就算能跑得過全騎兵的金軍,也沒法穿透重圍,把信送進城去。北方三鎮:太原,河間,中山從前一年年底12月起,就一直被圍困著…

焦心如焚中,趙桓等來了好消息。金軍真帶著接收詔書去了,可被三鎮的軍方當成了騙子!他們態度很明確:留辮子的男人一個都不許進城…

詔書失效,趙桓長出口氣,緊接著想到了問題實質。三鎮被圍,從長遠上看是定會被攻破的。甚至就算一直能堅守住,情況也會越來越糟,試問周邊區域全部淪陷,隻有孤零零3座主城在,能起到什麼作用?想要挽回這一切,除非立即派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