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姚敗亡篇(2 / 3)

種師中不得不選擇後退,收縮兵力,用神臂弓阻遏金軍。這一戰從卯時一直打到巳時,整整2個多時辰,金軍也沒能攻破種家軍的防禦圈…關鍵時刻,三川口的一幕再次上演!立功的將士們要求主帥種師中發賞,可種師中這會能拿得出什麼東西來呢?

於是中軍也嘩變!隻剩了幾百人繼續死戰,直到種師中本人都受了4處重創!

最後時刻來到,種師中和那僅剩的幾百種家軍好男兒全部戰死…他終於用生命證明了自己的勇敢:種姓家族裏沒有懦夫!

這是有意義的嗎?在時光長河裏,人們記住的是種家軍被金軍全殲,他不僅沒能解救圍困中的太原城,更把宋軍有限的機動部隊損失了很多,同時也把宋軍士氣進一步磨滅…

但到底是誰阻止了種師中變成真正的種家軍的呢?種家人在戰場上從不是蠻牛,他們是聰明狡詐的狼!知道後退、迂回、挑逗、突進!戰況不利、軍力不足時,他們最可能用的辦法是拖著金軍一路後撤,把敵人遠遠調到太原城的遠方,那時自然會分解太原守城的壓力,甚至造成友軍前進的空隙…這都是最簡單的軍事常識!

之後,金軍乘勝追擊,在盤陀擊敗姚家軍。姚古退保隆德府。

30日,趙桓再次下詔:命姚家軍前去救援太原!

6月1日,高麗國王王楷向大金稱臣。

一切都歸功於神奇的趙桓。在他領導下,種家軍敗亡、姚家軍敗亡,那趙桓該怎麼辦呢?他想到了另一個人:李綱!

無論李綱還是種師道,他們說的那些計策了、戰術了,好壞成敗根本都是紙上談兵,實踐上沒結果嘛…哪怕是被種種意外原因攪亂了。但也一樣是沒經過驗證!

經驗證的隻有一點:他們是開封城裏暴民們的偶像,上一次民變是因他們才爆發的!僅此一點,就讓宋欽宗坐立不安!這一點都不誇張,想想看:皇帝想逃難。李綱硬生生鼓動兵變反對。皇帝想議和。開封市民以李綱為偶像暴動…換了誰,能把這樣的臣子留在身邊?

這話皇帝不方便說。自有代勞的人。親信宰執耿南仲出頭,指責李綱“結士民伏闕”李綱立即懂了,按規矩辦事,宋朝宰執必須十全十美。隻要有人指責,必須第一時間自動走人!這才是一懂廉恥的人!

李綱一連寫了十多份辭職報告,都沒被批準,皇帝親筆寫聖旨告訴他:當此國事危急,你要發揮強項,把國防搞起來…

李綱感動,充滿了幹勁。這是他最想做的事啊!他精心籌劃,寫出《禦敵八策》,裏邊不僅有應急,更有長治久安的辦法。

交上去後輪到趙桓鬱悶。這人真呆。連官方語言都聽不清楚!“發揮強項”國防嘛,明擺著讓你去前線!你如正常辭職的話,還是文官係統裏,再派出去就於理不合了。現在可好,非得讓人把事挑明了,多沒風度!

3日,李綱被任命為河東、河北宣撫使,劉韐為副,代替種師道的職務。解潛為製置副使,代替姚古的職務,去救援太原城!

好!終於把軍權交給了李綱,他可自由行動、全情發揮了?但稍等…宣撫司下隻有1萬多士兵,邊疆各重鎮的將官士卒們保持原有上下級係統不變,和李綱沒半點關係…也就說:李綱帶著少量非親信部隊,站在邊防第一線,不僅要去救援太原,還要等著金軍隨時的再一次入侵…

8日,鎮西軍承宣使、太原城守城的直接指揮者王稟被升為建武軍節度使。

26日,焦安節因妄傳軍報被李綱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