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單人獨騎,向王善迎了上去:朝廷危亡,國家大難,這時如有一兩個像你這樣的人挺身而出,金國就不會猖獗。這是你臨危立功的機會,希望你能把握!
這話很高深?很煽情嗎?不!宗澤隻是說了實話,說出了他的希望!而王善的反應是劇烈的,他立即跪謝,流著淚說“敢不盡命”幾十萬人立即收編,成了宗澤部下。這樣的事一次次重演,王再興、李貴、楊進等人都在這些平實的話裏來到了宗澤的身旁…
一個是偶然,兩個三個呢?每一個都這樣放棄了自我,拋開了對宋朝的成見。之所以會這樣,隻能歸功於宗澤的個人威望!那麼他的威望基礎是什麼呢?“我南朝地廣人多,崇尚氣節。俊彥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來,從不屈膝異族…”
且宗澤並不是一味包容,相反,他底線很高。當年他離開磁州時,把軍隊和政務交給了磁州兵馬鈐轄李侃,不知什麼原因,李侃被部下趙世隆殺了。趙世隆奪了磁州城,在戰亂中占據一方。
當趙世隆知道宗澤在開封城的舉動後,便帶著自己弟弟外加3萬兵馬來投奔。在他來想這是件安全的好事,試問連盜賊都能變成正規軍,為國出力,何況他?他本身就是宗澤老部下,隻是犯了點小錯罷了。
但宗澤卻問了他一句話“河北丟了,是不是我們宋朝法令、上下級之間紀律也都丟了”軍隊嘩變,以下犯上,那是宋太祖皇帝定下來的死罪!
宗澤命人把趙世隆拉下去斬首示眾!當時周圍都是趙世隆帶來的人,趙世隆弟弟趙世興就站在宗澤身邊,這人帶著刀。宗澤很平靜,等殺了趙世隆後,才緩緩轉頭對趙世興說“你哥哥死了,如你能帶領這支部隊報效國家,我就把它交給你,希望你能洗刷你哥哥的恥辱”殺其兄而任其弟。這在常理來說,純粹是找死,宗澤在自己身後埋了把刀,說不準什麼時候就砍下來。可奇妙的是趙世興居然真心實意接受了,不久後金軍突襲滑州,宗澤命他緊急馳援,他就是率這支部隊殺了過去,在城外大獲全勝…
宗澤就是這樣,讓開封城內軍隊與日俱增,在短時期內達到了100萬以上。同時軍紀嚴明。有了這些基礎,他掃平了黃河南岸的金營,開封城離黃河72裏,宗澤每隔4裏多便設1縣,共設16個縣,且都挖了護城河,縣城南麵遍布拒騎兵的鹿角…
到這時,宗澤開始上書,請趙構還汴。但此時的趙構一意南逃!可現在是烽火連三月。又不是什麼煙花三月,你下什麼揚州啊!趙構,我鄙視你!
21日,王彥率嶽飛等7000人渡過黃河。北上反擊金軍!這是北宋滅亡後,宋軍第一次主動反擊!金軍措不及防,連連戰敗,王彥軍長驅直入。一時間河北大地上宋人士氣大振。不過他們也因此而孤軍深入,別忘了,他們是沒後援的…而金軍調來了近6萬重兵。合圍王彥。
接近1:10,王彥感到了危機,他被迫閉寨不出。這在一般情況下是正確的,畢竟眾寡懸殊,可嶽飛不這樣想,大英雄一生中所有戰績都是以劣勢兵力奪得!嶽飛不聽王彥節製,率手下幾百士兵衝出營寨與金軍決戰!混戰中,嶽飛縱橫戰陣,奪得金軍大纛,四麵揮舞,軍心大振,於是衝破了金軍重圍,一路追殺,奪占了新鄉縣。
金軍火速向新鄉縣集結兵力,但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嶽飛根本沒考慮防守,他放棄新鄉,繼續北進!第二天在侯兆川,遭遇戰打響!嶽飛沒兵力、沒地利,除他自己外,這支部隊估計也無法依靠另外的東西。嶽飛衝殺在最前沿,身中十餘傷,血戰不退!在他感召下“士皆死戰”金軍再次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