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之死篇(1 / 3)

趙構有一封給他的回信是這樣寫的“愛卿你彈壓強梗,保護都城,給朕分了大憂,這都仰仗於你。 ( 平南)但你抓了金國使者,這不合我意”這些話很正常,但看下麵一句“朕之待卿盡矣,卿宜體此”我對你已沒法再好了,你自己要明白這一點…

能在剛剛亡國,身邊隻有幾萬近衛軍,隨時會被異族人滅掉,安全保障全在宗澤一個人的身上,而宗澤坐擁百萬兵力的情況下還說出了威脅言語,這說明了什麼呢?

問題出在宗澤身上,誰讓他在剛剛有滅國危險時就把趙構保在磁州,沒讓趙構遭點罪呢?誰讓他把開封城搞成一堵鐵牆,擋住了金兵,讓趙構覺得局勢大好,可吃喝玩樂呢?誰讓他一直都在寫信勸趙構回京城,一直都在勸,卻沒用點別的手段呢?總而言之,宗澤像是一失職的爸爸,忘記了一條真理“恩養出忤逆,棒頭出孝子”像趙構這樣的人,必須得讓冷酷的現實去教育他,才能讓他懂事!不然的話,他本質仍是一公子哥,一遺傳了趙佶血脈的追求頂級享受的紈絝子弟…

可惜的是宗澤永遠不會這麼做,他的力量來源於內心操守,而這操守就代表著絕對忠誠於他的君主。所以他從沒想過用手段逼趙構做什麼,永遠都是勸說、感召…

宗澤留守開封、穩定北方的12個多月裏,這樣的奏章有24封,它們是宗澤生命的最後印跡,記載著他怎樣一步步走向死亡…奏章裏的急迫心情,與他衰敗的身體成正比。

1—14封時,宗澤還談論時事,論述哪些事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如趙構曾突然腦殘。和他大哥一樣宣布解散勤王部隊,理由是兩河地區民兵們假借勤王名義,實際上都是些盜賊…宗澤為這事和趙構書信往來辯論了好久,告訴這傻孩子千萬別這麼幹。失去民兵。北方立即崩潰。別說保兩河了,連開封都得出事!

之後宗澤實力迅速壯大。連戰連勝,他奏章裏大多記錄著部下們的戰績、形勢的好轉,如擁有10多萬部下的丁進,願負擔開封城防。李成願在趙構回京後渡河掃平兩河敵寇。實力最強的楊進願率百萬大軍迎回徽欽二帝。

最著名的是第21封奏章。他寫到“京師城壁已增固矣,樓櫓已修飾矣,龍濠已開浚矣,器械已足備矣,寨柵已羅列矣,戰陣已閱習矣,人氣已勇銳矣。汴河,蔡河,五丈河皆已通流,泛應綱運。陝西,京東,滑台,京洛北敵,皆已掩殺潰遁矣…但望陛下千乘萬騎,歸禦九重,為四海九州作主耳”話說到這一步,真不知宗澤還能再說什麼,而趙構想拒絕的話又得怎樣說?事實上趙構真的沒法回答,他剛開始還讚賞勉勵幾句,後來幹脆一句話都不說,讓宗澤不停地寫信、不停地發問,每一次都嘔心瀝血,都集聚了全身力氣,可總是會麵對空氣…

19日,宰執大臣中唯一敢對黃、汪2人說不的中書侍郎兼禦營副使、河北人張愨去世。士民痛惜。

20日,王倫、朱弁為南宋的正副通問使,來到大同府,見到了完顏宗翰。

21日,完顏婁室攻破河東路最西南端、與陝西交界的絳州。代理知州趙某之後率全城軍民與金軍巷戰,一直堅持了6天。

22日,前尚書右丞許景衡在被罷20天後去世,年57歲。遺言“陛下宜近端人正士,以二聖、蒼生為念”

金國立國之初未有文字,故未有記錄。完顏宗翰不斷訪問女真耆老,記錄下不少舊聞。6月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正式下詔:命完顏勖等訪求祖宗遺事、編撰國史。

12日,禦營使司中軍統製張俊引兵入秀州,殺害前知州、宗室趙叔近。

14日,楊應誠、韓衍為正副國信使,來到高麗。之後留高麗國64日,高麗王王楷始終不敢奉詔。( 平南)楊應誠不得已,受其表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