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韓肖胄、胡鬆年一行到達大同府,見到大金都元帥、軍方第一人完顏宗翰。準備談判。
9月2日,偽齊侍禦史盧載陽向劉豫建議結南夷、擾川廣之策。劉豫當即派出傅維永、宋囷等50餘人,與金使毛都魯等20餘人,從登州出發,走海路去往交趾。目的是去冊封交趾郡王、李朝神宗李陽煥為廣王,讓他出兵攻擊南宋疆土。
7日,首相呂頤浩被罷。9日,嶽飛入朝,受到皇帝趙構的親切接見。這次見麵很愉快,趙構以九五至尊,卻像朋友一樣規勸嶽飛不要喝酒了,會傷身誤事的,尤其是酒桌上一拳把同事打得昏迷不醒,這實在是不利於團結…嶽飛保證此後滴酒不沾。
趙構賜給嶽飛一大堆好東西如衣甲,馬鎧,弓箭,金線戰袍,金帶,手刀,銀纏槍,海皮鞍等等。依慣例,這些東西減半後也賜給了嶽飛長子嶽雲一份。這之外還有一麵旗幟,上麵繡著四個大字——“精忠嶽飛”
陝西戰場,楊政受吳玠之命,率吳勝、楊從儀、程俊等深入到偽齊控製下的秦州清水縣。偽齊將領嚴千已築好蓮花城,在那裏以甲士千人、騎五百駐守。10日,川陝宣撫司統領官吳勝在黃堆寨大敗偽齊軍。次日,偽齊將領宋師閔又率兩千騎來援。再被吳勝殺敗。之後,吳勝開始退軍。在臘家城又與偽齊軍大戰一場。此役,將士死者共123人,皆贈官錄子。
15日,嶽飛被升為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製置使,駐軍江州。兵力除已有之外,江州傅選的部隊、蘄州李山的部隊、江西安撫使所轄各路軍馬,全部劃歸嶽飛名下。
呂頤浩走後,在尚書右仆射朱勝非的主持下,南宋朝廷對各將的轄區、兵力再次作出明確規定。趙構下旨讓忠銳第九將史康民、第十將王林的部隊交給張俊,第二將張守忠則保留自己所部,但聽張俊節製。此旨一下,文官們頓時議論紛紛。17日。趙構再次下旨:今人多言諸大將不宜再增兵。此乃不知時宜。今劉光世、韓世忠兵各5萬,張俊才3萬。張俊兵多嗎?再說當年漢高祖打天下,兵力有數十萬,有人說多嗎?參知政事席益說“陛下所言甚是。方用兵之時,禦將當如高祖;削平之後,待功臣當如光武”21日,又命將神武後軍行在官兵8千人撥到張俊名下。
24日,劉光世被任命為江東、淮西宣撫使,駐兵池州;韓世忠為建康、鎮江府、淮南東路宣撫使,駐兵鎮江府;王燮為荊南府、嶽、鄂、潭、鼎、黃、澧州、漢陽軍製置使。駐兵鄂州;嶽飛為江南西路、舒、蘄州製置使,駐兵江州;楊沂中為殿前司禁軍總管;郭仲荀為侍衛司步軍都指揮使,並兼明州知州、沿海製置使,紹興府、溫州、台州、明州等兩浙東路靠海的州縣也由郭仲荀負責…至此,嶽飛的防區與駐紮長江沿岸、在其上遊的王燮、在其下遊的韓世忠、劉光世並列,形成了四大重鎮。從此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嶽家軍!
29日,偽齊將領與南宋光州知州許約,合兵攻打淮南西路光州的固始縣,知縣孫暉逃走。劉光世緊急派出手下的第二大將酈瓊北上救援。還未到。淮西安撫使胡舜涉的部將洪邦彥已率鄉兵在30日趕走了賊軍。
趙宋南渡之後,官司文籍在兵災中幾乎散佚殆盡,無所稽考。大家認為應該急速恢複,首先該恢複的是吏部的銓法章程。於是在廣東轉運司上奏的元豐、元祐年間吏部法的基礎上。洪擬等人夜以繼日的趕工編撰,終於在10月2日,完成188卷的《吏部七司敕令格式》
13日,大理國派人入宋。請求賣馬、進貢2事。宋高宗回複“賣馬很歡迎。進貢就免了。我們大宋不圖虛名而勞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