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吳璘、楊政受吳玠之命,收複秦州,守臣顧宣被擒。完顏撒離喝的援兵也被楊政擊敗。
15日,趙構率百官向北遙拜二聖。18日,張浚受命,再次上前線督察江防。
本月,偽齊將領商元偷襲曾被嶽飛收複的信陽軍。守臣舒繼明率麾下13人堅守,最後矢盡被擒,寧死不屈而被殺。嶽飛命隨州兵馬都監李迪火速趕往防守。
閏2月11日,參知政事孟庾、沈與求2人兼職代理樞密院事,再次實行仁宗朝呂夷簡時代的宰相兼職樞密院的製度。
13日,完顏撒離喝與慕容侑合兵來攻秦州。吳玠命諸將分道迎敵。牛皓率不滿200的步卒行至瓦吾穀,突遇金軍。牛皓當即下馬“吾所以舍馬者,欲與爾等同死”最終與高萬、任安、秦元、薛琪、張亨等人全部戰死。
臨到嶽飛剿匪,最活躍的人卻不是他,而是軍方總指揮張浚張大人。自富平戰敗後,張大人每天生不如死。他是這樣的驕傲、那樣的偉大,是中興的救世主、是時代最明亮的太陽!可卻成了最大的笑柄…這讓人情何以堪!好容易這次重出江湖,他立即接手全盤軍事事務,在每條戰線上都要插上一腿…
張浚提出了這次剿匪行動的總前提。他說之前大家都犯了一個大錯誤!洞庭湖水匪靠的就是水,官軍征討首先想的是沒船,於是總想著趁秋冬兩季水落潮時進兵…這是錯的!
水匪也是人,也得吃飯。他們是在春夏兩季分散出去種地,秋冬則收糧回寨聚在一起。於是秋冬進兵,正好趕上對方兵力集中之時!所以,這一次要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就在春夏之交時進攻!於是嶽家軍的征期被定在當年5月左右。
實事求是地說:張浚的眼光很準,至少他看清了一事實。洞庭湖水匪的確在這個季節裏沒法全部集中…
之後,張浚又命湖南安撫司統製官任士安率3千兵駐守潭州湘陰縣,保護湘江糧道。統製官郝政駐守潭州橋口鎮、王俊駐守益陽縣、崔邦弼駐守南陽渡、馬浚、步諒留守潭州城、吳錫駐守江陵府公安縣、鼎州新任知州程千秋將所部兵馬駐守本州各緊要處…重重圍困,一切為了配合嶽飛的剿匪成功!
同時,張浚、嶽飛他們也很清楚:楊幺一夥不止是有實力。更有信仰。當年鍾相打下的底子很深。想瓦解得從內部來!
他帶來10份金字牌旗榜,可給匪首安排正式工作。還給楊幺、鍾子儀兩人帶來了委任狀,隻要投降。可立即在湖南地區就近上班…
匪首們對此表示感謝,同意投降,且申明一直都在投降,隻是需要點什麼準備…大家聽到這話也就明白了,宋朝的匪幫都這樣。《水滸傳》裏的宋江就是典型!此人一門心思地搞招安。和官兵打生打死後才招安,都很符合當時的官匪實際!
隻是有一點我沒搞懂。就是關於招安這一段。梁山匪幫成員很複雜,來自各行各業,裏邊有無業遊民、職業慣犯,也有富家貴人、朝廷命官,當初拉人家下水時無所不用其極,如盧俊義。搞得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時說招安就招安,人家本就是朝廷的官,你逼著我當山賊,這時又逼著我重回官場?你當我是弟兄了嗎?
那不是一句什麼“天罡地煞,自然相投”就能說得過去的!
19日。王燮被罷在外軍職,所部15千人被編入淮東宣撫使韓世忠的部下。王燮任侍衛馬軍司主管。
22日,張浚來到鎮江府韓世忠軍中視察,並傳達趙構旨意,命韓世忠渡過長江,去淮南東路的楚州駐紮,以威脅偽齊的山東之地。離開鎮江後,張浚又先後到建康府視察張俊軍隊、太平州視察劉光世軍隊。
24日,王燮被罷侍衛馬軍司主管。3月1日,王燮被罷成濠州團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