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之戰篇(1 / 3)

趙構親筆給張浚寫了一道詔書“若有一人渡江,當場立斬”給楊沂中寫了詔書“若不進兵,當行軍法”10月3日,張浚的都督府參議軍事呂祉被趙構派往前線,特地督戰劉光世所部!

同日,韓世忠率兵渡過淮河反擊,成功阻住了劉猊的東路軍!而張俊在接到趙構的必殺令後也快速返回,和劉麟的10萬大軍在濠州、壽州之間硬拚!另外,張浚命楊沂中馬上率殿前軍去與張俊會合!

當晚,張浚所派之人來到長江南岸、劉光世的暫駐地采石磯,把詔書的樣本給了劉光世!劉光世的臉一下子就綠了,皇帝這回是動真格的,小命難保了!他火速把手下那批包括第一大將王德、第二大將酈瓊的神奇將軍們召來,說了一句話“汝輩且向前,救取吾首級”

前麵說過:劉光世本人是個戰場草包,什麼仗都能打輸。可手下的將軍們卻勇悍絕倫,某些特殊的在韓世忠、嶽飛麵前都敢瞪眼,還偏偏就服這位劉大衙內!這時劉光世喊救命,這幫人立即爆炸了…

4日,王德、酈瓊等全部殺回淮西,和偽齊軍硬拚。張俊早已殺得水深火熱了。在他們後麵,楊沂中也在向戰場靠近,現在到達濠州。

在皇帝必殺令的震懾下,宋軍的速度讓人很瞠目。以劉光世軍為例,他們從原駐地廬州後撤回長江南岸,接命令後再往回趕,居然在霍丘、正陽、前羊寺這些地方與偽齊軍接戰!

霍丘在壽州,就在淮河南岸,論水平線的話,比廬州還要再北一點。這足以說明劉光世怕到了什麼程度!而他的將軍們也著實出力,所有仗場場大勝,穩住了他的腦袋。可這次戰役的真正焦點卻不在這兒,而是在濠州的藕塘鎮。真正的風光人物不是中興四將中的任何一位,而是楊沂中!

要說下小楊了。小楊來頭很大。有種說法說他是北宋名將楊業的玄孫,出生在代州,從小勇武絕人,從軍後隸屬於張俊部下。當趙構組建元帥府時。小楊是最早的班底之一,那時他整夜執戈侍立於趙構幕外,讓少年期的趙構產生了難得的安全感。

楊沂中第一次發威時很震撼,那時盜賊叢生,一優秀的盜賊已不是看他搶了多少東西,而是占了多少城池土地。任城就被搶了,元帥府派了很多人去都沒法。某一天,趙構登高望城,心裏鬱悶,這還是趙家的世界嗎?卻見幾名騎兵披甲執銳。闖進了任城城門!

趙構親眼目睹這幾名騎士在城內縱橫馳騁,力殺數百人,其中為首那人滿身血汙,像受了重傷。趙構急命人召回,卻發現那都是所殺盜賊的汙血。本身並沒傷痕。趙構驚喜交集,親自奉酒給他“酌此血漢”

楊沂中由此知名。小楊生來一臉濃髯,神色雄壯。喜歡他的人叫他“十哥”這個排名是建炎南渡後將軍大排行時搞的,從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吳玠、吳璘一路排,直到最小的楊沂中…

煩他的嘛,不大雅致,叫他“髯閹”誰讓他是趙構最貼心的人呢?忠心耿耿。無條件服從任何命令,像個太監一樣的聽話,隻不過是多了把大胡子罷了…

8日,劉猊率數萬大軍欲從濠州定遠縣南下廬州,與劉麟主力會合。結果在越家坊,劉猊的前鋒軍遭遇楊沂中的2000殿前軍。沒說的。楊沂中迅速解決戰鬥,繼續主動進擊,迎向劉猊的大軍!

10日,兩軍相遇在定遠縣東南方60餘裏的藕塘鎮。劉猊先到,先於楊沂中占據了地勢。偽齊軍依山列陣。數萬人的軍團嚴陣以待,最前排是密密麻麻的弓箭手…這是以往宋軍的標準戰隊,這意味著一旦開戰,進攻方會麵臨數不盡的遮天蔽日一樣的箭雨,那是個無解的噩夢…

楊沂中卻偏偏要往井裏跳,劉猊要什麼他就給了什麼,他派摧鋒軍統製吳錫率5000精騎,向偽齊軍主陣正麵衝擊。當天的箭雨如期而至,卻沒法阻擋住宋軍騎兵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