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想越憤怒,越想越憋屈,他搞不懂為什麼皇帝連一最基本常識都拎不清,隻有他才能中興宋室、才能驅逐韃虜、才能百戰百勝、才能鼎定中原…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嘛!
嶽飛一介農夫,憑什麼搶他的風頭?
越想越怒,他決定去和皇帝談話,把嶽飛的台拆了!什麼?拆嶽飛的台就是拆漢民族振興的台?開玩笑!這個台隻能由我張浚一個人搭起來!
本月,完顏宗翰再次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他的親信、尚書左丞高慶裔因貪贓下獄。
4月3日,卸任後的劉光世得以去溫州享受生活去了。直至其四世孫、人稱‘神機妙算劉伯溫’的大明開國功臣劉基再次抒寫下一段傳奇…
5日,劉錡請求將自己掌握的前護副軍(八字軍)及侍衛馬軍司重新整編,設前、後、左、右、中、遊奕軍,每軍千人,設二將,共6千人、12將,獲準。劉錡的部隊至此得以獨立成軍,將為南宋半壁江山的穩定做出僅次於吳玠的貢獻!
6日,王倫、高公繪向趙構辭行北上。臨行之際,趙構千叮萬囑,要他們去找大金國右副元帥、魯國王完顏昌“河南之地,上國既不想要,又不想再給劉豫。那為什麼不給我呢”王倫一行帶著去要回宋徽宗棺槨、河南、陝西之地的使命,帶上給宋欽宗和韋太後的各200兩黃金,給宇文虛中的50兩黃金、綾絹各50匹、茶10斤,給朱弁的黃金、綾帛各30兩匹、茶6斤,給孫傅、張叔夜家屬的慰問金…上路了。
王倫、高公繪出宮,張浚、秦檜一起進宮,跟趙構談話。內容不得而知。當他們出來時,趙構已變得平靜。從正月起到這時,差不多100天左右。這麼短時間裏,趙構就平靜了。就把國恨家仇、死父辱母、奴役全家族帶來的仇恨都放下了…這就是趙構,他有血性,想複仇,可惜儲藏量太少了些,實在是不耐用。
他定是想到了所謂的祖宗家法,武將是不能單獨領兵的,更是絕不能獨領天下兵權的,否則禍起蕭牆。不用外鬼,內賊就會搞垮他趙家江山!更會想到他一直以來的那點小心思,他是不想和女真人死磕的,以往他所支持的那些戰鬥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以戰迫和,在談判桌上多撈點籌碼而已!
可憐嶽飛正興致勃勃,雄心壯誌的走在去收編劉光世大軍的路上…他走得很快,可後麵追來的信使更快,一道聖旨來了“去淮西合並左護軍的事,有了些曲折。之前我寫的親筆詔書,你先別拿出來,等你真正掌握了左護軍後再說。現在你快馬加鞭去都督府。那邊有人等你”嶽飛心裏一涼,都督府裏隻有張浚,這是要和他說什麼呢?
張浚、嶽飛這次見麵開始時氣氛是不錯的,兩人曾短暫地共事過,在剿滅洞庭湖水匪時合作愉快,嶽飛還曾渡江北伐,千裏決勝。說到哪,嶽飛都是張浚的貴人…張浚麵對命中的貴人而不自知,當然也可能是從來都不知。他熊熊燃燒的妒火轉化成一精打細算的小算盤,決心把嶽飛算盡洗白!
張浚“嶽侯。行營左護軍沒了長官,你說誰合適”
嶽飛“(難道他說自己合適?)”
張“王德怎樣”王德、酈瓊是劉光世的左護軍中的最高軍職。第一大將和第二大將不分上下,也不可能分出上下,劉光世正是用這一點來平衡軍隊裏勢力,達到控製的目的。這時硬要抬王德上位,不是逼著酈瓊造反嗎?嶽飛很無語,張浚怎麼說也算是個領導,這點東西都不懂?
嶽“王德不行”
張“嗯,我想也是,所以想派兵部尚書呂祉去總領全軍”
嶽“呂祉是書生,從沒下過基層,他不行”
張“那就張俊,資曆最老的大將,軍隊還在附近,由他收編怎樣”
嶽“那是我的老領導,我尊敬他。可他性格粗暴,和左護軍諸將長年隔閡,尤其和酈瓊的矛盾很大,由他收編,效果不會很好”
張“哦…是嘛?那就由楊沂中出麵,他是禁軍統領,皇帝親信,這總行了吧”
嶽“楊沂中在軍中地位頂多與王德等執平,由他還不如王德,難道都督不知道軍隊排外”
張浚至此大怒“我就知除你之外誰都不行”
嶽飛更怒“張都督你以國家正事問我,我據實回答,怎能說我在貪圖多得軍隊”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張浚!“貪圖多得軍隊”兩人心知肚明,他張浚橫插一腿、暗箭傷人拆嶽飛的台,不就是在貪圖劉家軍嗎?嶽飛在當麵罵他!
滿腔怒火的嶽飛出了都督府,他知道:知如沒趙構的支持,張浚絕不敢這麼明目張膽赤裸裸的奪權!由此可知,左護軍沒了,總領天下兵馬北伐更化為泡影。一時間心灰意懶,他再沒心思做什麼。16日,嶽飛寫了奏章,辭去一切官職,不等皇帝批準,就脫去鞋襪,光腳徒步走向廬山,去為老母守孝…
嶽飛撂了擔子,張浚喜出望外,他正在寫彈劾嶽飛的奏章呢,這給他送材料來了“嶽飛積慮,專在並兵,奏牘求去,意在要君”
定了罪名後,張浚火速派人去鄂州收編嶽家軍!你不是辭職嗎?正好,俺要當天下兵馬大元帥!不止是劉家軍,你的嶽家軍更別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