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反攻篇(1 / 3)

完顏突速合等大將分別負責一麵,完顏宗弼本人著白袍、乘甲馬,率3千牙兵四麵尋視、督戰全軍。戰前他曾許諾:誰先攻入城內,此城子女玉帛隨他搶掠…

這一天風和日麗、萬裏無雲,視野非常良好。完顏宗弼對此很滿意,他清晰看見了順昌城頭上的城防配備,差點笑了…

也真難為了劉錡!六七天裏能找到什麼原材料呢?就算附近有深山,到老林裏去砍大木頭,也沒時間運回來加工成戰械。這時擺在城頭上的,都是些從民房上卸下來的窗框、門板之類的東西,拚湊在一起,勉強起到了護具的作用…可惜了好靴子!攻城!

13萬金兵同時攻城,真是敵如海潮、城似孤島,順昌城中隻有18千人防守,這要如何支撐?現實逼迫劉錡從一開始就要全力以赴,不然第一波攻勢都挺不下來!可這人偏偏就隱藏了實力,他把最精銳的5千士兵始終留在第二線,說什麼都不派上去!

這時要說下這5千人的秘密了。這絕不是劉錡托大,實在是八字軍從臨安出發時號稱2萬,其中夾雜了3千多禁軍,算是補貼,也是種製約。光這樣也沒什麼,劉錡將門世家出身,怎樣理順軍隊內部,是從小就司空見慣的。要命的是號稱2萬的八字軍,裏邊家屬占了一半還多!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婦女家眷參與磨刀喂馬了吧?

麵對比例明顯失衡的金軍,劉錡能動用的機動力量最多隻有5千,剩下的連同家屬在內,順昌城居民都要派上城牆參與防守!天知道這得有多大的膽子才敢實施。因神臂弓等戰具不是隨便誰都會使用的,可以說每個兵都至關重要!同理,順昌城防哪個點被突破了。都會造成整片城牆的失控!

在劉錡的計劃中,致勝招數就是等,一直等到中午!到那時。一切才有轉機!這之前?熬吧!

13萬金軍在東西兩個城門整整圍攻了一個上午,順昌城巍然不動。而在順昌南城牆某個位置上放著一幅甲胄。劉錡不時的走過來摸摸它,直到它在太陽下被曬得燙手…

太陽隻有一顆,漢人、女真人的盔甲都一樣,這時城上這具甲胄熱得燙手了,下麵戰場上金軍的盔甲也不會兩樣。

劉錡下令:5千人出城決戰!

出哪個城門是關鍵,有人提議是西門,那邊金軍主將是韓常,幹翻他八字軍很有把握。可劉錡搖頭。哪怕陣斬韓常,也不過是斷金軍一指而已!我們出南門,殺完顏宗弼!

那一天完顏宗弼和每一個女真大兵一樣,在六月暑天的毒太陽下麵熱得發昏,在燙人的鎧甲裏洗桑拿。當順昌城門打開,5千宋軍步兵衝向他時,他一點危機感都沒。因他身邊的是金軍中最精銳的騎兵——鐵浮屠、拐子馬!

浮屠是佛教裏的鐵塔。金軍鐵浮屠騎兵,人馬都披重甲,三五勾聯集體衝鋒,在當時是勢不可擋的鋼鐵洪流。自女真人起兵以來。宋遼戰場上一直保持全勝戰績。這時坐擁13萬重兵,以鐵浮屠重重護衛,金兀術找不到半點危機的理由…

劉錡的步兵們近了。他們手持大刀長斧,看上去倒是幹重活的樣子,可憑這樣就想擊敗鐵浮屠?金軍騎兵手裏拿的也不是柳條杆。可更近些,女真人才發現宋軍步兵後背上還有東西,很像是一個個長竹筒…這是什麼?

兩軍即將相接,一個個竹筒被打開,扔到地上,這時鐵浮屠們才發覺不對,竹筒裏裝的都是豆子。該死的豆子。據《宋史.劉錡傳》記載,豆子是熟的。金軍的戰馬餓了一上午,迫不及待低頭去吃。馬蹄上絆著竹筒,頓時隊型散亂,自相踐踏,亂成了一團…

不過個人覺得這不大現實,想想這樣的熱天,鎧甲都熱得燙手了,那麼鐵甲包裹的戰馬就好受了嗎?它們還能爭著搶著去吃豆子?哪來的那麼好胃口?與其說是豆子搞翻了鐵浮屠,我還是更傾向於認為是昨晚那有毒的河水搞翻了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