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前奏篇(1 / 3)

那樣子不像在逃命,而是在攻擊,定要攻進這片林子!高景山沒看出這一點,龐大的金軍先鋒騎兵們也沒意識到。結果他們一連犯了兩個錯誤。先是沒擋住,讓這夥宋軍衝了進去,之後又繼續不依不饒地追,覺得敵我力量對比是這樣的天差地遠,進林子和不進林子有什麼區別嗎?

區別是一大片強勁密集的箭雨!能射出三石以上力量的宋軍神臂弓的箭雨!王佐率步卒104人早已按劉錡之命,在林中設伏多時!神臂弓火力全開!這種打擊連第一代金軍戰士都無法承受,在和尚原、在仙人關、在各個戰場上這都是金軍的噩夢!

金軍立即調頭就跑,按說全騎兵兵種,想逃的話不是問題?可他們忘了這是在哪!古運河沿岸地貌彎曲狹窄,衝進來時可一窩蜂地前進,想全軍調頭往回跑,那叫一個亂!身後皂角林裏的宋軍衝了出來,反過來追殺他們!

直到這時,高景山才意識到上當了!他是被引誘過來的,這裏是一片天然的狙殺騎兵的戰場!

這支金軍騎兵以慘敗收場,連主將高景山都死在皂角林外…

皂角林之戰結束!說實話,這場戰鬥在完顏亮侵宋的整個戰爭中隻是一次很小的遭遇戰,一片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非得說意義的話,它是開戰以來南宋的第一場勝利,能讓恐懼中顫抖的宋廷君臣們稍微好過那麼一點點罷了…就連指揮這場戰鬥的劉錡本人都沒怎麼樂觀。有什麼好激動的?隻是給大撤退爭取了一點時間。他繼續按原計劃向江南撤軍,同時病情加劇,再也沒法支撐了!

劉錡倒了!這消息傳到江南,引起一片哀歎!最後一根擎天大柱倒塌!還有誰能拯救宋朝?

在當時,誰也沒意識到這一戰的真正意義所在!它讓整個戰場悄悄地向西轉移了!這個決定是完顏亮本人做出的,他總結了皂角林之戰的得失。得出一結論:揚州、瓜洲渡口一帶無法展開大兵團作戰,如他帶著傾國之兵殺過去,很可能會重演剛剛那一幕!

長江如此遼闊。何處不能突破?戰場於是西移,向中遊開闊地段移動。這一次完顏亮顯然做足了功課。選擇的突破點很有曆史感,是當年趙匡胤滅南唐時,曹彬所選的那片江麵——采石磯!

完顏亮覺得:從概率上分析,金國遠比當年的北宋強大,而現在的江南卻比南唐還不如。這樣對比,加上采石磯曾成功的例子,無論如何南宋必將滅亡!

可完顏亮還是忘了些別的數據。如南宋的後方,北宋滅南唐前。先期滅掉了南漢,抄了南唐的後路。這時南宋的後院卻一片安靜,半個金兵的影子都沒!如四川,北宋先四川而後唐,先確保了上遊的勝利。可這時的四川還在南宋手裏。完顏亮派去的徒單合喜遇到了吳璘,敗得比高景山還要慘!

更重要的是采石磯的地形。采石磯位於現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裏處的長江南岸,和嶽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號稱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譽。很美是嗎?看這些旅遊手冊似的文字根本不了解那地方啥樣!

首先它是一座山。名叫翠螺山。這山從江邊突入江水,臨水那麵是塊131米高的峭壁,這一塊就是采石磯。看到這些大家會問:數據顯示真的很險很難爬哎!為什麼長江那麼寬。定要跑到這裏來登陸呢?

問完顏亮?他會說曹彬就是這麼幹的!問曹彬?曹彬會說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年那條夢幻的、橫跨長江兩岸的浮橋必須架在這附近,誰讓樊若水測出來的那條淺溝就在這片呢?

以浮橋渡江,省掉多少戰船,讓當年南唐強大的水師完全成了擺設,這是多麼神奇的設計!

那麼回過頭來問完顏亮:請問那條水道在哪知道嗎?帶造浮橋的巨大物資了嗎?回答是肯定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