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這些,虞允文決定做點什麼。冷靜客觀分析的話,支撐他做出這一決定的,當然有他強烈的貫穿了一生的愛國憂民之誌。可真要追究起來的話,一切都隻因他鑽到了一小空子——采石磯前線沒軍方的統一指揮長官!
虞允文以前線犒師的文官身份召集張振、王琪、時俊、戴皋、盛新等將領們開會。對外麵這群一路隻知敗退的遊兵散勇,任何一有邏輯思維的人都不會報以什麼厚望。可虞允文卻隻能依靠他們!那麼怎麼辦呢?
先動之以情。虞允文用他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東西試著和這幫大兵們勾通了一下,發覺忠君愛國的思想在嶽飛死後20年,還有些市場。這幫軍人激動了些,可還不夠熱情…
那就動之以利!虞允文拋出了自己的權限!他是來犒師的,也就是帶著各種好東西來前線慰問指戰員們的。那些好東西包括錢、布匹、委任狀。他把這些東西都搬了出來,告訴軍人們:隻要立功,這些東西就都是你們的!
宋軍一下子幹勁衝天,個個嗷嗷叫著請求立即決戰!
這真是對症下藥!宋朝軍人是中國曆史裏的特例,除嶽飛等極少數例外,榮譽、國家、民族什麼的是他們心底深處不變的操守沒錯,可要論到怎樣激發鬥誌,金錢永遠是最重要的,沒有之一!這幫人能在戰場上短暫的間歇裏拿著敵人首級找長官要功、要官、要錢,哪怕因此被反攻失敗了也在所不惜!
於是這一天,虞允文成功的把他們刺激著了!在一片歡騰熱烈的氣氛中,虞允文想著下一步要怎麼做。這時有人悄悄走到他身邊問“你是來犒軍,不是來督戰的。這麼搞是不是越權?萬一戰敗,難道你不怕負責任”
虞允文回答是“危及社稷。吾將安避”這八個字像是冰冷的雪水靜靜浮沉在周圍一片被物質、被富貴所激起的火海之中。這一刻,他仍是不合時宜的,哪怕他才是真正做對了的那個人!
不管怎樣。虞允文像閃電一樣迅速把盡可能多的戰鬥力團結在了一起,為同一個目標服務!他就此成了采石磯前線的最高長官!清點人數。此時共有兵18000人、馬數百匹。
虞允文命全軍江邊列陣,純防禦陣形。派五艘大船出港,其中兩艘沿江邊遊弋、一艘在江心待戰、剩下兩艘藏在江畔小港裏,待機而動…
以上就是虞允文為這次采石大戰所做的所有布置。怎麼看都顯得單薄而倉促,尤其是南宋資以立國的江防水軍居然隻有5艘戰船?當然不止這些,采石磯周邊是重點防禦地段,有建製龐大的水軍力量,由姓韓、姓蔡的兩位將軍統領。可人家就是不出戰。你能奈何?
就算動之以利都不成,還能怎樣?畢竟虞允文沒軍職、沒任命、沒權限,沒法真正砍了他們!
1161年11月8日,虞允文就是這樣在采石磯與完顏亮的百萬大軍決戰!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采石大捷!
當天虞允文隔著寬闊的江麵,看到長江北岸築起了高台,台下繡旗招展,台上的金國皇帝手裏招展著一麵小紅旗,之後一大片金國水軍船隻衝向了長江…
時值陰曆11月,深冬天寒,北風大起。金軍出動數百艘用和州百姓民居屋板所造的中小型戰船順風吹向南岸。這天風真的好大,大到讓完顏亮滿意,他的旱鴨子軍團可不用劃槳操櫓就能快速衝過天險水麵。哪怕南宋水軍在江心布置了攔截船隻也不起作用…
近70餘艘金軍戰船抵達南岸,其餘的在江心打轉,抵達隻是時間問題。這些金軍很快從船上跳了下來,衝向虞允文布在江邊的江防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