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被弑篇(3 / 3)

2日,楊存中、成閔、虞允文、朱夏卿向趙構彙報了完顏亮被殺的消息。趙構說“此人篡君弑母、背盟興戒,自采石與海道敗後。知本國已為人所據,乃欲力決一戰。今遽滅亡。朕當擇日進臨大江,灑掃陵寢。肅清京都。但戒諸將無殺,此朕誌也”

當初完顏亮南侵,朝臣震怖,競相遣家逃匿。隻有禮部侍郎黃中對其家人說“天子六宮在此。吾為侍臣,爾等欲安適耶”此時金兵退,臨安城中檢查,唯獨黃中與首相陳康伯的家屬在城中,眾皆慚服。

楊存中、虞允文兩人商議一起渡江去北岸視察敵情,將士皆懼。於是楊、虞兩人獨以輕舟絕江而北。消息傳來,趙構對首相陳康伯、留守湯思退說“楊存中忠心無二,真是朕之郭子儀啊”

京西南路光化軍茨湖之戰,金軍欲渡過漢水,攻打襄陽。因風向不利,無法登岸。宋軍在史俊奮勇登舟的激勵下,大敗金軍。3日,金軍漢南道主帥劉萼知道茨湖軍敗的消息後,下令班師,金軍慌亂北撤。金軍細軍則從泰州撤軍北歸。

同日,趙構命楊存中速率苗定所轄的步軍前來臨安、李顯忠則速選精銳甲軍前往鎮江府。采石磯所留兵馬,交由邵宏淵統一指揮。所有的一切,就是為保證本皇帝的親征安全!4日,趙構任命趙密為行宮在城都總管、張守忠為行宮在城都巡檢、張伃為行宮城北巡檢、王存為行宮城南巡檢。

同日,侍衛馬軍司主管成閔從鎮江府渡江殺向長江北岸的揚州。殿前司主管楊存中也命李伋從江陰軍渡江殺向長江北岸。此時金軍早已撤出揚州,於是成閔的馬軍司、李捧的步軍司,一起殺向數萬金軍撤走的天長軍方向。卻不敢與之接戰,遙護之出境而已。

5日,樞密院命沿江諸大帥各自上奏他們的進討恢複事宜。建康知府張燾首陳十事,內容包括預備不虞、持重養威、觀釁而動、期於必勝諸條。

賈和仲聽說金軍已撤,於是單騎入揚州城,正式上任20天前就被任命的揚州知州。

邵宏淵從蕪湖到達采石,接管當地軍事。

6日,趙構下詔“金主亮既已被殺,餘皆南北之民驅迫而來,彼複何罪!今即日襲逐,固可使隻輪不返,然多殺何為!但檄諸將迤邐進師會京畿,收複故疆,撫定吾人足矣”首相陳康伯率百官道賀,趙構回複“未須爾。候到汴京,與群臣共慶”

泰州知州王剛聽說金軍已撤,於是入泰州城。

劉萼此時已撤軍至鄧州城北八裏、鄧州守臣蕭中一也放棄鄧州,駐兵劉萼軍營之南,以州事付於監倉王直。5日晚,蕭中一徹底放棄責任,隻率家屬奴婢而逃。慌不擇路,屢遭鄉村土豪驚散。最終在鄧州城北百餘裏處被殺。6日晨,劉萼軍隊亦北撤。鄧州城中軍民推高通為主,高通說“鄧州本大宋所有。今金國已棄我官吏軍民。我今與諸公同歸大宋,如何”眾皆聽命。此時忽然來報:城下有十餘騎宋軍殺到。一問,是均州忠義統領昝朝。高通馬上開城迎降。

7日,建康知府張浚來到太平州蕪湖,找到李顯忠“聖駕將巡幸,至而敵未退,得無虞乎”於是李顯忠馬上引兵渡江,在離和州城30裏的地方駐紮下來,與尚在雞籠山未退的金軍相持,金軍仍然不退。而邵宏淵則從采石磯回軍蕪湖,在大信、裕溪河口措置防禦。

8日,王選收複淮南東路的楚州。

9日,因昝朝之請,京湖製置使吳拱命王宣率七百騎進入鄧州。之後又派朱宏、王彥忠收複河南路的汝州。

同日,金州將領楊堅、黨清在長水縣擊敗2千金軍。雖楊堅戰死,但殺死金將二人、生擒一人王保,收複長水縣。之後,黨清繼續引兵深入,收複河南路的嵩州,繼而又光複了大宋的西京河南府洛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