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和紛紛篇(1 / 2)

前兩天還力挺,幾天後居然就同意罷職?這個轉變實是太劇烈了些,可之後一連串發生的事才證明:這不過是開始!

14日同一天,應負北伐失敗全部責任的邵宏淵這個軍中敗類,居然隻是降了一級而已!去到名城建康做都統製。而主戰派的主將、禦史王十朋卻被貶出臨安,出任饒州知州。

同時14日這一天,宋孝宗趙昚下詔罪己!承認這次隆興北伐準備不足,是朕急於求成,釀成了敗局!這就給此次北伐定了性:它是錯的!也就是說:主戰派錯了,所以要全體下崗!

19日,主戰派的幕後主將,參知政事辛次膺被罷。

20日,一代名將李顯忠先被降為清遠軍節度副使,再降為果州團練副使,最後罷免一切職務,抄沒所有家產,押赴筠州,後又押赴潭州管製…

上哪去說理呢?這就是政治!至於為什麼會變得這樣突然,分析一下應有以下兩個方麵:1符離之敗的統計數字終於傳進臨安城,趙眘知道了這不是什麼暫時受挫,而是全部軍力、戰械、輜重都損失迨盡!這還怎麼繼續?2心態。趙眘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直係後嗣,擁有驕傲絕決的性格,這促使他無時無刻都想著怎樣北伐複仇。可是想與做到做好之間卻有著巨大鴻溝!

複國是那麼簡單的事嗎?比當初得國時更難!怎能奢望一蹴而就?這中間得經曆多少波折、要熬過幾許艱難,都不是從小當皇子養大的壯誌少年能突遇而接受的…

心智還不夠堅韌的趙眘在重大挫折麵前猶疑,戰與和之間,就像世間的黑與白,除此即彼,沒第三種選擇?這是他這時的知覺。他不覺得錯。要在很多事情發生之後,經曆才會告訴他:在黑與白之外,這個世界非常的繽紛。什麼顏色都有!可那時,早已事過境遷了!

大金太師、尚書令張浩因病屢求退休。完顏褒準其入朝毋拜,並在殿陛之東專為張浩設座位。遇有谘謀、然後進退、省中大事,就第裁決。但張浩堅持要退休,連東京留守都不願去做。25日,完顏褒最後準其退休。

29日,金世宗下詔褒獎紇石烈誌寧“卿雖年少,前征契丹,戰功居最。今複破大敵。朕甚嘉之”將禦服金線袍、玉兔鶻賓鐵佩刀,命伊喇帶往前線軍中賞賜。其餘有功將士,各遷賞有差。

7月1日,任命虞允文為湖北、京西製置使。

4日,湯思退被任命為尚書右仆射兼樞密使。順便說下:北宋的宰相權力每況愈下,而南宋在秦檜當政後,以相權淩君權,地位高到前所未有,這連帶著他之後的宰相們也非常強勢…慣性使然!南宋朝有四大權相,湯思退還排不上號。但他在此時卻的的確確非常強勢!

7日,剝奪江淮宣撫使張浚便宜行事的權力。

16日,天災發生:早、蝗、星變。宋孝宗下詔求直言。

18日,下詔李顯忠交出私吞的金銀,朝廷就可免抄汝家了。

29日,下詔將嶽飛昔日的田宅歸還給嶽飛的後人。

8月8日,因陳俊卿上疏,宋孝宗讓張浚重新都督江淮軍馬。

北方,因契丹餘黨仍有叛亂動向,大定府、臨潢府、泰州的百姓陷於不安。金世宗特命參知政事完顏守道佩金符,前往安撫。完顏守道善於招致。契丹內附民得以寧息。

20日,紇石烈誌寧致書南宋。提出四點要求:1歸還海、泗、唐、鄧四州之地;2歲幣每年如數按期交納,並補全完顏褒上台後所積留的;3宋向金稱臣;4將這段時間中原逃往南方的軍民百姓全部歸還…如四點要求全部答應。金國自當息兵。不然,金軍將趁農閑時節再次南侵!

南宋以次相湯思退為首的主和派官員力主求和。連曾經主戰的首相陳康伯此時也說:敵意欲和,則我軍民得以休息為自治之計,以待中原之變而圖之,萬全之計也。宋孝宗說“朕意亦然,姑隨宜應之”隻有樞密使張浚一如既往的反對“金強則來、弱則止,不在和與不和也”

28日,南宋派出第一位使者盧仲賢前往金營談判,帶去國書“海、泗、唐、鄧等州,乃正隆渝盟之後、本朝未遣使前得之。至於歲幣,固非所較。第兩淮凋瘵之餘,恐未能如數”

盧仲賢此人以膽小怕事著稱,沒法想像他敢挺直了腰杆和金人叫板。臨行前,張浚專門提醒趙眘:小心盧仲賢有辱使命!

趙眘千叮嚀萬囑咐才讓盧仲賢上路!最重要的是千萬別答應割讓四州,卻不料盧仲賢此人是湯思退派出去的,湯思退早已命令他:凡是女真人提出的要求,一律答應!

張浚之子張栻入見,趙昚將其帶往德壽宮,太上皇趙構親自接見“曾見仲賢否”張栻“臣已見之”趙構“卿父謂何如?莫便議和否”張栻“臣父職在邊隅,戰守是謹。此事在廟堂,願審處而徐議之,無貽後悔”趙構“說與卿父:今日國家舉事,須量度民力、國力。聞契丹與金相攻,若契丹事成,他日自可收卞莊子刺虎之功。若金未有亂,且務恤民治軍,待時而動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