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無恥篇(1 / 3)

他等待了整整七天,帝國正常運轉,皇宮平靜如常。留正抑鬱,看來力度還是不夠?6月1日他搬家,從臨安城裏搬到城外六和塔,在那兒繼續“待罪”又等了三天,還是啥反應沒,無可奈何的留正提筆寫辭職信…

按宋朝慣例,到這一步,除非皇帝連續駁回請辭,不然留正罷相是肯定的了?可趙惇有新招!他既不批準,也不駁回,不管首相大人怎樣折騰,仍啥反應也沒…

連續被忽略,留正終於無法忍受了!獨角戲是吧?沒觀眾是吧?那我就唱到底!7月5日,他使出最後一招,把入仕以來曆次升遷所有任命告敕都找出來,打包送進皇宮,以示與皇帝徹底決裂!

“乞骸骨”這一招無比剛烈,可說再無絲毫轉寰餘地。相信全帝國的人都會喝聲彩,首相大人有種。可惜的是,皇宮裏仍沉默…

這該死的沉默,直接把留正玩死了!他難道真想為了一政敵可能存在的升遷而辭職嗎?一輩子熬到花甲之年才爬上帝國首相寶座,這時說下就真下、毫不留戀嗎?留正有苦說不出,為實踐諾言,還得從六和塔搬出來,住到更遠些的範村僧舍裏,做出時刻準備遠行回鄉的樣子…

唉,把自己頂在南牆上的人啊,想下來可怎麼辦呢?時間給了留正機會,他在範村裏住著,看似逍遙實則煎熬地渡過了兩個多月後,機會終於來了!

9月4日是趙惇生日,當時叫“重明節”按例百官要由首相率領,集體給皇帝祝壽。

首相?由於皇宮深處一直沉默,留正仍保有這一職位。那麼他是去呢還是不去?留正去了,他穿起久違了100多天的首相朝服。意態昂然回到議事大殿門口,迎接他的不止是似笑非笑的百官,還有當頭一棒!皇帝下令:這一次祝壽。領頭不再是左丞相留正,而是右丞相。也就是副相葛邲!

百官們的表情更微妙了,首相大人何以自處?是不是應拂袖而去,甚至自決於宮門之前?

隻見留正呆呆的站了很久,之後慢慢移動腳步,他…走進了百官的隊列裏,沒自殺、沒離開,他穩定地站著,非常平靜…好一會。有人才突然間明白過來。首相大人站的位置非常講究,一點都沒違反朝廷製度。那個位置是給少保的,而留正除首相頭銜外,還有少保一職…

當天的留正站在官員隊伍裏隨波逐流給皇帝上壽。儀式結束,他仍出城,繼續去住範村的僧舍。而皇宮深處也沒做出任何處理他的決定…首相還是留正。

時光繼續流逝,10多天後的16日,該給謝太後上尊號了。這儀式必須得由首相主持!再用副相,那是對太後的不尊重!終於在1個月後,趙惇親自下旨給在範村僧舍裏裝十三的留正。讓他回朝。

這時期正好是南宋史上最微妙的一段。太上皇每天隻是發呆想念兒子,但恪守風度,他絕不主動去大內探望。且還是風度的原因。他絕不主動插手朝政!李鳳娘醉心於為李氏宗族爭利益,別人的死活,她半點都不在意。首相留正在範村的僧舍裏裝十三,裝得極其投入,全部政務都扔到一邊…整個南宋朝局居然就是趙惇這神經病患者說了算!

重明節那天,大臣們仍然舊事不斷重提,要求宋光宗去重華宮見父!

謝深甫這樣說:盡孝要及時。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天下最傷痛的事。這時你不去見太上皇,要真等到太上皇千秋萬歲之後。你懊悔無及!

趙惇被震動了,當場表示:肯定去重華宮探望老父親…在場的人一片漠然。沒人歡呼慶祝。這樣的命令太多了,天知道明天啥情況!

轉眼21日到了。這是趙惇說好要去重華宮的日子!還別說,等大臣、侍衛們在內殿的屏風前排好隊後,皇帝真的盛裝出現了。難道這次是真的?

可…屏風後伸出了一隻手,緊緊拉住了皇帝!皇後李鳳娘嬌聲道“天寒,官家還是飲酒去”趙惇習慣性地站住了,轉身要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