侂胄登場篇(1 / 2)

1194年7月5日,程序在先帝趙昚的棺槨前走完!宋光宗趙惇被廢為太上皇,新皇帝、趙惇的次子、宋寧宗趙擴上位,卻不料突然間卡殼了!

趙擴說什麼都不同意“恐負不孝名”趙汝愚答“天子當以安社稷、定國家為孝。今中外人人憂亂,萬一變生,置太上皇於何地”可趙擴仍然繞著柱子躲避,一心想逃跑,多少內侍阻攔都不管用!關鍵時刻,一個人影衝了上去,最醒目的地點,留下了永恒的影子!

韓侂胄搶在所有人之前,抓住了新皇帝的胳膊,和他一起在柱子邊亂轉!這是最出彩的時刻、最曆史的時刻!政變…呸!是內禪已經成功了!他再也不必躲藏起來,當然要及時露臉,顯示存在…

這兩個人親密地糾纏在一起,像是韓侂胄在拉著新皇帝,更像無助的新皇帝扯住了韓侂胄,從而得到了依靠!兩個人從這一刻起,奠定下長久的信賴和友誼!

混亂被吳太皇太後一聲斷喝結束!她命人取過一件龍袍,喝道“我來給他穿上”趙擴仍不停地躲藏,喊著“告大媽媽,臣做不得,做不得”

吳太皇太後大聲喝令他站定,取過龍袍,親手為他穿上。她看著這位新皇帝,突然間流下眼淚“我見你公公(宋高宗趙構)禪位,又見你大爹爹(宋孝宗趙昚)禪位,現在見你爺(宋光宗趙惇)禪位,今天卻見你這模樣”也算是百感交集吧。吳太皇太後堪稱南宋史的見證者,她親曆趙構、趙眘、趙惇、趙擴等四位皇帝的上位及前三者的落幕,一生至此,難免感慨…

內禪結束,趙擴成為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寧宗!

皇宮深處、大內寢宮裏。宋光宗趙惇卻對這些一無所知!最初通知他的人是他的親信閹貨楊舜卿。第二個是國戚韓侂胄,趙惇直愣愣地看、硬生生地問,最後轉過身向裏躺去。誰也不再搭理…

這是他生命中最後6年裏的主色調!他先是牢牢守住了自己寢宮,無論誰說什麼。他都絕不搬出去!按理,他是太上皇,要給新皇帝騰地方。而宮外麵也給他選好了新家,先是在原秘書省,後是他老婆李鳳娘的外第,名叫“泰安宮”可他就是不去,於是隻好新皇帝搬家!

趙擴也無奈,他爸可對他爺爺不孝。而他卻不能對他爸不孝!他決定每5天探望一次趙惇,文武百官每月探望兩次,比當年他爸探望他爺爺的法定次數還要密集些…

可很遺憾,都沒成功!趙惇是個始終如一的人,當年決不看爹,現在也決不讓兒子看!他每天緊緊關上房門,呆呆坐在角落裏,想著從前的是非得失。想得久了,偶有心得,他會突然間怒形於色。痛罵自己,有時傷心得沒法克製,嚎啕痛哭。更多時他喃喃自語,像是和很多人爭論很多的事情…

每當這時,李鳳娘就再次出場了!這女人終於暴露出了真正成色。她之前之所以無往而不利,完全是因她的公公、孝宗皇帝在乎皇家臉麵,真是打咬牙齒和血吞,不讓外人見笑,她才能依仗著無恥、潑辣、尖酸、狠毒等人世間女子最醜陋惡習占據了上風…

現在她公公死了,她的丈夫又被廢了,於是。她的好日子也到頭了!政變也好、內禪也罷,根本沒任何人搭理她。就當她是一團汙穢空氣而已…而她什麼都做不了,眼睜睜看著失去了一切。隻能陪著她的瘋丈夫困坐愁城,躲在一間寢宮裏苦悶地熬日子…

大家都知道,生存空間大小直接影響生存者的情緒。趙惇從前主宰整座皇宮,每天歌舞宴飲,連他老爹病重去世期間都沒耽誤過,何等逍遙自在。到現在隻守著一間寢宮過日子,這差距實在太大了!很正常地,他因憋屈而變得暴戾,動輒傷人毀物。平靜時也沒法像往常一樣靜止,他在皇宮中瘋瘋癲癲、神色恍惚地跑來跑去。宮女、內侍都怕遇見他,都叫他“瘋皇”

6日,奉太皇太後之命,趙擴立韓琦的六世孫女為皇後。

趙擴是幸運的,太皇太後吳氏以垂簾聽政為資格,任命他為皇帝,而垂簾期隻有一天。當天入夜,吳氏便宣布撤簾,唯一一條政治建議是回憶。她回憶說“宋孝宗趙眘去世前曾說:宰相須是留正,不可輕易”

一個下屬,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級信任!像留正這樣,讓領導一直信任到臨死,是多麼的成功啊!於是在光宗朝任相,卻像光宗一樣毫無建樹的留正又成了寧宗朝的第一位首相…

7日,宋寧宗大赦天下。

8日,侍禦史張叔椿彈劾留正無故失蹤、擅去相位,結果被調任吏部侍郎。

11日,潭州知州、理學大宗師、偽君子朱熹由趙汝愚盛情邀請入朝。

隱藏起來的首相大人被南宋官方給搜了出來,火速入朝,擔任首相。當此盛況、受此殊榮,想想之前的臨事逃跑,66歲的留正覺得很不好意思。前思後想,覺得定要對新皇帝表示足夠的敬意及親近…

他提出上任後第一個施政建議,請趙擴推恩隨龍人,也就是趙擴在王府裏的舊日侍從親信。這麼做,可說很乖很討喜,是留正這種讓領導念念不忘的好下屬的看家本事。可惜他沒摸準新皇帝的脈,轟然撞中了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