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曦被誅篇(2 / 2)

回頭說平叛後的蜀川。先是獎賞,其規模之大、賞賜之巨是前所未見的。有420餘名將領或建節成為軍階最高的節度使,或白身授郎。全軍約7萬人升三階官,少數升五階官,統計遷轉官達30萬階。為這次群體升官,此後四川總領所每年要多支錢物280餘萬貫。這還不包括對平叛將士一次性賞賜的金7000兩、銀617770兩、錢80250引、絹61.7萬匹…

如此巨賞,很讓人懷疑:當初衝進吳曦偽宮的人數是74個?還是74萬個呢?

再說戰爭本身。吳曦的滅亡是措不及防的,不僅吳曦自己,金國方麵也毫無知覺。安丙、楊巨源、李好義等人一邊向臨安方麵報功請獎,一方麵出川進攻。收複關外四州!

階、成、西和、鳳州,這是蜀川的屏障!按常識,想收複它們會非常困難?金軍當年使盡招數。也沒能奪到手,這時肯定會重兵防守?

很意外。沒這樣!時光在流逝,論變質速度,女真人要比南宋方麵隻強不弱,連基本軍事常識都在糜爛中。他們在這4州的駐軍非常少,且從心底裏往外的不自信…

3月2日,吳曦任命的四川都轉運使徐景望在利州被斬首。

25日,楊輔被任命為四川宣撫使,安丙為宣撫副使、許奕為宣諭使。27日。程鬆被流放筠州,不久改流澧州。

本月,李好義收複西和州,金將完顏欽逃跑。張林、李簡收複成州;劉昌國收複階州;張翼收複鳳州;孫忠銳收複大散關。金國鞏州鈐轄完顏阿實戰死。完顏綱奉金章宗之命,撤五州之兵,退保要害。李好義率少數軍隊一直殺到秦州,軍聲大振!

眼見蜀川恢複了正常,可偏偏又出事了!要不怎麼說四川這塊地就是這麼的邪性?在此割據的,從沒能超過三代的。而攻打此處成功的,轉眼就會倒黴滅亡!

此次平叛也不例外!安丙的私心不知怎麼搞的。一瞬間就膨脹了!他對外宣稱此次平叛功勞是楊巨源、李好義的。當然事實上也是,這兩人既是首倡者,更是實際操作者。可安丙在給臨安寫的報功信裏卻將功勞完全歸於自己。對楊、李二人隻字不提!這樣自然就會有後患。兩人難免會在知情後報複!

安丙為了穩妥,把楊、李應得到的賞賜都轉交到王喜身上!王喜是吳曦的親信、吳家軍的重要將領。吳曦叛國時,王喜是附逆的軍方首惡,在金軍攻打西和州(岷州)時,他便將此州拱手相讓。這時卻搖身一變,還是正義的代表!

這段時間內,全南宋官場在在進行議和人員的海選。中選的是蕭山縣丞方信孺。誠然,方信孺在之後表現出了卓越的外交能力。可一介縣丞做主管?也著實體現了當時整個南宋官場、士大夫群落對韓權臣的對抗!4月14日,方信孺被任命為國信所參議官。出使金國。

22日,宋寧宗下令召回楊輔。到京城來說清楚安丙的問題!任命吳獵為四川製置使。楊輔到達建康後,便引咎不進。於是被任命為建康知府。

23日。錢象祖被任命為參知政事。

24日,宋寧宗下詔:改興州為沔州,由李好義任副都統製。

25日,宋寧宗追贈大義凜然而被吳曦殺害的楊震仲,封其一子為官。

收複大散關的孫忠銳因被安丙所惡,故不得援軍,於是28日,大散關又被金軍攻占。安丙召還孫忠銳,同時命楊巨源、李邦寧率兵二千前去將其殺掉!楊巨源到達鳳州,孫忠銳出迎,與其子孫揆一起被殺。

5月3日,宋寧宗下詔:李紳之等吳曦逆黨16人,全部除名,流放兩廣及湖南諸州。

23日,宋寧宗召還吳獵,再命楊輔為四川製置使。

本月,李好義攻打秦州,與術虎高琪幾場大戰,雖獲勝,終因兵力太少,無法攻下秦州,遂撤軍。

王喜受安丙之命,遣其黨劉昌國赴西和州,聽李好義節製。6月15日,劉昌國暗中下毒害死李好義。消息傳到臨安,韓侂胄卻因害怕王喜成為第二個吳曦,故絲毫不敢追究,且急封王喜為節度使,不久改封荊鄂都統製。

王喜的建節聖旨一傳下,與李好義同為平叛首功,卻隻封到一個通判的楊巨源憤憤不平,於是被安丙、王喜兩人誣陷以謀反之罪。安丙密令興元都統製彭輅抓捕楊巨源,送往利州東路的閬州大獄。29日走到大安軍龍尾灘時,樊世顯受安丙密令,將楊巨源殺害。

這樣,蜀川權力全落入安丙、王喜的手中,而臨安方麵投鼠忌器,哪怕知道了真相,也不敢追究,以免吳曦叛變再次上演…

好歹總算熬過了蜀川危機。總體算來,盡管花了錢、受了怕,但對南宋來說,還是得大於失的?說錢,賞再多的錢,也是肉爛在自己鍋裏,沒便宜異族人。且給公務員加薪了,也等於間接提升消費力,相信蜀川那邊的生意會加倍紅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