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決戰篇(1 / 3)

28日,總算探得拖雷軍隱藏在光化軍對岸的棗林之中。此時,這支金軍最後的精銳已是一支疲師。29日,完顏合達、移剌布哈決定進鄧州城。一方麵休息、另一方麵補充糧草。拖雷卻精確的選擇此時此刻,突然發難!

蒙古騎兵仗著馬快弓勁,時刻與金軍保持著距離!對方行軍時,拖雷隨時偷襲;對方要安帳休息時,拖雷突然間躥出來,黑暗中一陣箭雨,射得金軍帳篷千瘡百孔;等對方操家夥衝出來時,拖雷早跑的沒影了,現場連根蒙古馬毛都沒剩下…直到當日深夜二更時分,完顏合達、移剌布哈才勉強進入了鄧州城。而此時,15萬金軍早已四散…鄧州城中整夜回響著鳴鍾之聲,那是完顏合達、移剌布哈在重新召喚自己的部隊…

進了鄧州城內的金軍也沒法休息!拖雷兵分兩路:一部分甩開完顏合達、移剌布哈,繼續向既定目標挺進,去與窩闊台、斡赤斤會師圍攻開封。另一部分由他本人率領,繼續與金軍糾纏…

首都告急!完顏合達、移剌布哈別無選擇,連新年都沒法過,在鄧州城內簡單休整了一下後,開始向開封城極限運動!這是那時代裏最艱苦的一次行軍,金軍行動倉促,衣衫單薄、糧食缺少,恨不得能一步邁到開封,哪怕立即接戰,也能喘口氣…

可實際情況是:他們連眨眼都是奢侈的!形勢很快變得令人發指!拖雷不止在晚上騷擾,連白天埋鍋造飯時都要來打斷…這群寒帶草原戰士在冰天雪地裏玩得很開心…

時間久了,女真人發覺出不對勁:這到底是誰在堵截誰?之前15萬金國精銳從潼關不顧一切急行軍,拚死拚活在鄧州的禹山把拖雷堵住並殺敗。之後兩軍糾纏在一起,怎麼看都是蒙古人假宋滅金的意圖落空了?可現在看來,味道怎麼品怎麼不對!

金軍真的堵住了拖雷嗎?拖雷的一部分兵力仍在向開封進軍!

那麼金軍敢不敢就地殲滅拖雷糾纏著自己的這部分兵力。不受這種疲勞戰術的損耗嗎?當然不敢!蒙古軍隊絕不止是拖雷這一支,蒙古大汗窩闊台親征,遊騎已到開封城下!那邊十萬火急。哪怕再大損耗也得受著!這就造成了金軍咬緊牙關、不吃不喝不睡覺、時刻承受著巨大折磨,在冰天雪地裏迅速筋疲力盡!而蒙古軍像狼群一樣環視周圍、時隱時現。控製著行軍速度、疲勞程度,精確掌握著那個臨界點的到來。當時的金軍中,沒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

禹山大捷的消息傳到金廷,金國文武百官也沒有誰能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還紛紛上表稱賀。左丞李蹊更是且喜且泣“非今日之捷,生靈之禍可勝言哉”百姓們也紛紛回到自己家中。結果數天之後,蒙古騎兵便殺到開封城下,百姓多被俘獲…

再說南宋這邊:30日,宋理宗命令封樁庫調撥錢20萬緡錢。下發給臨安府,給遭受火災的百姓家賑恤。

大金即將亡國,麵對人類冷兵器曆史上幾乎無敵的蒙古鐵騎,南宋終於出現了一位偉大到能對蒙古人百戰百勝的名將:大宋戰神孟珙正式登上曆史舞台!紹定5年(1232)1月8日,他被任命為京西路兵馬鈴轄。當年,孟珙父親孟宗政擔任棗陽知軍時,曾招募唐、鄧、蔡州2萬餘壯士,組成忠順軍,先命江海統領,眾人不服。又命孟珙統領。眾皆悅服。孟珙命忠順軍將士們家裏自己養馬,由官方給草料,忠順軍由此成為一支驍勇的騎兵。孟珙還曾協助父親。在棗陽建設平堰,堰長18裏,由八疊河經浙水側,水跨九阜,建通天槽83丈,溉田萬頃,立10莊3轄,使軍民分屯,邊儲豐饒。

除了孟珙之外。另一位大人物也在此時登上了曆史舞台。11日,史嵩之被任命為京湖安撫製置使、襄陽知府。成為孟珙的直接上級。史知府本身能力出眾,更重要的是伯父無比高大——史彌遠(宋史在這裏的記載有錯誤:宋史記載史嵩之為史浩之孫、史彌遠之侄。但據杭州史嵩之墓中出土的墓誌銘:史浩並非史嵩之的親爺爺。而是族祖父。具體關係如下:史詔-子師仲-子浩-子彌遠;史詔-子師木-子漸-子彌忠-子嵩之)

拖雷率軍經唐州,繼續北上開封。在汝州的襄城縣擊敗金軍元帥完顏洛索。金哀宗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尚書令楊居仁提出決一死戰。平章政事完顏白撒提出決堤放黃河水,保衛開封。於是夾穀薩哈勒受命,率步騎3萬出京,巡視河防渡口,諸軍家屬50萬人被遷入開封都城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