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危機篇(2 / 3)

本年盛夏,南宋首都臨安一直陰雨連綿。進入陰曆9月,又逢雷震不斷。16日,響雷。17日,宋理宗大赦。大雨、雷震。19日,宋理宗下詔求直言。21日,左丞相鄭清之、右丞相喬行簡因如今的天災*被一起罷相。由崔與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28日,南宋蜀地傳來噩耗:禦前諸軍統製曹友聞在大安軍的陽平關戰死,闊端的西路蒙古大軍由此長驅入蜀!南宋的西大門,在中大門之後,也緊接著洞開!

蒙古大軍在鳳州與興元府交界的武休關擊敗南宋將領李顯忠,攻陷利州東路的首府興元府,以大軍逼近大安軍。製置使趙彥呐急命扼守仙人關的曹友聞回防大安,以保護自己所在的罝口。曹友聞一方麵對其弟曹萬說“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眾寡不敵,豈容浪戰?惟當乘高據險,出奇設伏以待之”另一方麵給趙彥呐寫信“沔陽乃蜀地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萬、王宣首尾應援,可保必捷。大安地勢平曠、無險可守,正敵騎所長而吾步兵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以平地控禦”無奈趙彥呐不從,嚴命曹友聞撤軍!

曹友聞無奈,定下了乘夜出奇、內外夾擊的計策後,命其弟曹萬、曹友諒引兵上雞冠隘,多張旗幟,示敵堅守。自己則率萬餘精銳,連夜渡江,密往流溪設伏“敵至,內以鳴鼓舉火為應,外呼殺聲”麵對蒙古主將塔爾海所率萬餘步騎的強攻,曹萬身受重傷,仍奮戰不止。曹友聞將部隊一分為三,親率3千精兵疾馳至隘下,先由劉虎率500敢死隊為前鋒,曹友聞自己在道旁設下300伏兵。決戰當日大風雨。諸將提議“雨不止,淖濘沒足。我軍素以綿裘代鐵甲,雨後濡濕。不利步戰。可待雨停後決戰”曹友聞大罵“敵若知我伏兵在此,等待必失策”於是在大雨中、在蒙古鐵騎的四麵包圍中。曹友聞仰天長歎“此乃天乎!吾有死而已”與其弟曹萬一起戰死,全軍覆沒…

大金亡國,唯陝西之地秦、鞏20餘州至今未降。在耶律楚材的建議下,窩闊台命闊端發榜招諭,赦免各州。各州這才紛紛投降。隻有臨洮路的會州,在郭斌的堅守下,始終不降。10月,終因糧盡而破。郭斌率全家*而死。有一女奴在大火中奮力救出一個嬰兒“將軍盡忠。豈忍絕嗣?此郭將軍之兒也,請哀而收之”說完也投火自盡。蒙古將領安篤爾聽說後感慨不已,決心收養其孤。

18日,在中路、西路先後傳噩耗之後,東路終於也傳來噩耗:蒙古軍攻破淮南西路光州的固始縣。淮西將領呂文信、杜林率數萬潰卒叛變。安豐軍的六安、霍丘等縣被群盜占據…

22日,安篤爾率蒙古軍攻破利州西路西和州的宕昌、階州、文州。文州知州劉銳、通判趙汝曏固守城池不下。最終被安篤爾斷了城中水源,城中軍民水不入口者將近半月,卻無叛誌。當然:文州城是再也堅守不下來了。劉銳自知不免,召集家人,盡數服毒。才6歲的幼子劉同哥。飲藥時,猶下拜而受,左右感慟。文州破城後。劉銳及二子皆自刎殉國。趙汝曏被俘後不屈而死。全城軍民同死者數萬人。

緊接著是蜀地最大的噩耗!安篤爾招攬吐蕃諸部族,賜以銀符,在攻破利州西路最後一個州:龍州之後,與闊端的西路大軍會合,一舉攻破成都!四川大地全部淪陷、南宋的西大門徹底洞開!

殘忍的闊端隨後下令血洗錦官城!城池被燒毀、民眾被屠殺,有記載共死亡14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