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光州守臣董世臣、司戶柳具因棄城降敵被治罪。一個殺頭、一個發配海外。
本年,蒙古國中諸勳貴商議將嚴實山東西路東平的地盤瓜分,一分為十,分封給勳貴們做私產。當時,嚴實的一個屬官王玉汝正在和林,聽說後大驚“若是,則嚴公事業,存者無幾矣”當晚夜深人靜時,便來到耶律楚材帳後大哭。第二天,耶律楚材召見,問他為何而哭?王玉汝答“玉汝為嚴公之使。今嚴公之地公裂而不能救,無麵目還報。將死此荒寒之野,是以哭耳”耶律楚材也覺不平,於是帶著他直接來見窩闊台陳訴。王玉汝進言“嚴實以三十萬戶歸朝廷,崎嶇兵間,三棄其家,卒無異誌。今裂其土地、析其人民,非所以旌有功也”由於王玉汝的堅持,窩闊台最終收回成命。
嘉熙3年(1239)1月2日,宋理宗任命喬行簡為少傅、平章軍國重事。李宗勉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史嵩之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督視兩淮、四川、京湖軍馬。餘天錫為參知政事。遊侶為同簽書樞密院事。15日,特下詔“朕法元祐尊大老之典,特諮重事於平章;遵紹興並二相之規,蓋欲相應於表裏。望眾卿毋狃舊習、毋玩細娛”
本月,蒙古富人劉廷玉提出以每年140萬兩白銀買斷天下賦稅。耶律楚材極力反對“此貪利之徒,欺上虐下。一旦成真,為害甚大”耶律楚材常對人說“‘興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省一事’真乃千古定論。後世之負譴者,將知吾言之不妄也”
窩闊台晚年縱情酒色,每飲必徹夜不休。耶律楚材屢諫不聽。本月,耶律楚材特意將一口酒槽鐵口搬上朝來“此鐵為酒所蝕。尚且如此。人身五髒,遠不如鐵”窩闊台雖一時覺悟“卿真愛君憂國”賞賜金帛,並下令:每日獻酒。隻獻三鍾為限。但事過情遷,終不免故態複萌。2年多後。蒙古第二任大汗窩闊台最終死於酗酒…
2月2日,宋理宗任命餘天錫為兼同知樞密院事。6日,命史嵩之依舊兼都江南西路、荊湖南路軍馬。13日下詔“朕以命宰相前往前線開設督府。兩淮、西蜀,相距迢遙,須脈絡貫通。諸製閫、監司、帥守、戎師等,皆須同心協力、毋徇己私”
3月,被南宋朝廷封為京湖製置使的大宋戰神孟珙終於開始了主動出擊!屢敗蒙古軍,接連收複荊湖北路的信陽軍、京西南路的光化軍。又收複京西南路的首府重鎮襄陽、樊城。原屬金國南京路的息州、蔡州亦向孟珙投降。一連串的勝利並沒衝昏戰神的頭腦。他上奏朝廷“取襄不難,而守為難。非將士不勇、軍馬器械不精,實乃力之不給。襄、樊為朝廷根本,今百戰而得,當加經理。如護元氣,非甲兵十萬,不足分守。與其抽兵於敵來之後,孰若保此全勝!上兵伐謀,此不爭之爭也”宋理宗此時全力支持孟珙,馬上下詔孟珙便宜行事。孟珙於是將蔡、息降人編為忠衛軍;襄、郢降人編為先鋒軍。駐紮各戰略要地。南宋中部戰場得以轉危為安,而戰神下一步又要馬不停蹄的趕往西部,去收複廣闊的川蜀大地…
5月8日。宋理宗特地詢問蜀地情況,早已是一塌糊塗…
6月1日,因江潮侵蝕,臨安城江堤多處塌損。趙與懽被任命為兩浙西路安撫使兼臨安知府,專責修築塘岸、以防衝決。兩浙轉運副使曾穎秀為其協助。
本月,蒙古大軍開始攻打夔州路的憲司所在地重慶府。
9月,前線帥司們的矛盾爆發。陳韡以不從本司調遣為名,私斬趙葵的愛將崔福。
12月,蒙古人有備而來!他們似認真了解過中原王朝的曆史?知道欲取江南。必先取四川,之後順流而下。無所阻擋!而這時的蜀川已支離破碎,曾經超級穩固的蜀口防線早已完全失效!
蜀口。在與金國對戰時,指的是秦嶺弧圈上的大散關、黃牛堡、皂郊堡,這是第一道防線。大散關、黃牛堡控製著陳倉道、皂郊堡控製著仙人關。這一關二堡,就是史書經常提到的“蜀口外三關”
外三關以南的階、成、西和、鳳州及天水軍,稱關外五州,是“蜀口內三關”的前沿陣地,也是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是武休關、仙人關、七方關。武休關控扼陳倉道入漢中的道路、仙人關控製從仙人關入漢中的道路、七方關控製從階州入漢中的道路。這是史書所說的“蜀口內三關”
蜀口外三關分布在秦嶺的南北弧圈上,很難被敵軍迂回。在曆次戰爭中損傷較小。內三關的小道和斜徑很多,很容易被敵軍迂回偷襲,吳玠就曾吃過大虧。宋金當年在這片區域內共爆發過四次重大戰役,導致內三關嚴重損毀,不可修複…
吳玠時期,蜀口兵力在10萬左右。到宋蒙交戰時,兵力最多時為7萬上下,幾乎全是步兵,戰馬隻有幾千匹!
如此兵力、如此殘關,麵對蒙古縱橫天下之師,結局可想而知!至1239年前後,蜀口關隘已全部被拔除,四川全境淪陷,東西兩川任由蒙古軍出入!而本月,蒙古更是調集重兵,對外號稱80萬,在塔爾海的統帥下,攻重慶、破開州、抵萬州、直達夔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