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亡國篇(1 / 2)

本月,忽必烈在張柔的家中又得一漢人人才:郝經。這個人最終將為忽必烈滅南宋、一統天下提供一個最‘正義’的借口。

3月,蒙古兵攻打山東東路的海州,守臣王國昌出城迎戰,戰敗。

4月22日,宋理宗詢問蜀中近況。左丞相謝方叔、參知政事徐清叟得到機會,不遺餘力的詆毀餘玠!天天在皇帝麵前碎碎念,說餘玠*一方,有不臣之心。時間一長,加上之前有吳曦的叛變,哪怕沒證據,趙昀也對餘玠起了疑心!5月,宋理宗打算召回餘玠,還在猶豫。正好徐清叟入對“玠不知事君之禮,陛下何不出其不意召之”趙昀不答。徐清叟再接再厲“陛下是怕餘玠手握大權,他會抗旨不來嗎?臣料餘玠素失士心,必不敢”趙昀最後下旨:命餘玠到臨安來自辯!餘玠驚怒交集,在動身前病倒!

6月11日,荊湖北路運判兼鄂州知州餘晦入覲,宋理宗說“西事乏人,卿可為朕行”餘晦答“臣資淺望輕,西事又一向不熟。貿然答應,恐誤國”宋理宗歎道“餘玠已不行了!朕與宰執大臣們深思熟慮後,覺得沒有再比卿合適的了”13日,餘晦被任命為四川宣諭使。

本月,拔都遣使,求購萬錠珠銀,蒙哥以千錠授之“太祖、太宗之財,若此費用,何以給諸王之賜!請大王細思。此銀就作為今後歲賜之數吧”

本月。蒙哥下旨:從各王所屬兵馬中各抽十分之二,組成總兵力約六七萬的蒙古大軍。由自己的五弟旭烈兀為主帥,進行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的目標是今伊朗、伊拉克、沙特等西南亞的阿拉伯國家…

7月5日。宋理宗對輔臣們說“餘晦已出發了。朕已戒其務行寬政”葉夢鼎說“蜀地如此頻繁易帥,且正當危急存亡之秋,餘晦雖有小才,恐不勝任”徐清叟亦反對餘晦。可惜皇帝不聽。

18日,一代名將餘玠暴卒。餘玠治蜀,以都統張實負責軍務、安撫使王維忠管理財賦、監簿朱文炳負責接待應對…各部門工作都井然有序。又辦學校培養人才、輕徭役發展生產、減少稅收發展商業。自寶慶3年丁亥之變、四川成為宋蒙拉鋸的戰場以來,四川守帥沒有能超過他的。可惜一夜暴卒!另有說法:餘玠是服毒自盡!

餘玠之死“蜀人莫不悲之”臨安卻無動於衷。接任的餘晦快馬加鞭來上任。大力清除餘玠親信,以達到朝廷對四川的管製。安撫使王維忠被誣以通敵罪殺害。不久。宋廷又追削餘玠官秩,使這位忠臣的身後也被算帳!然則餘玠手創的山城守蜀之法已無可動搖!尤其是釣魚城,它被擴建了,變得更完善。尤其是城內的水井達到了92口,絕不會有水源問題…

這些都會在不久的將來,為南宋的生存帶來巨大保障!

27日,宋理宗下詔:撫諭四川官吏軍民。

8月,忽必烈遠征雲南大理的軍隊出發。9月26日,到達吐蕃境內的忒刺。在這裏,忽必烈下令:分兵三路:西路軍由大將兀良合台率領、東路軍由抄合也隻烈率領、中路大軍由忽必烈自己率領,29日,將大批輜重留在滿陀城。攻入大理國!

拋開正義與否,這是人類曆史上史詩般的一次遠征!而難度才剛剛開始!10月,大軍渡過大渡河。輾轉2千餘裏的山穀,來到天險金沙江畔。沒船沒橋,蒙古軍含淚殺了自己的戰馬,以馬皮充氣、做成皮筏,渡過這最後一道障礙!

天險既破,大理必亡!大理北麵400餘裏的摩娑蠻主索和爾圖首先向忽必烈投降!

11月1日。宋理宗下詔:獎諭襄陽守臣高達。

16日,忽必烈派出使者。招降大理國末王段興智。但使者被大理國所殺。

兀良合台的西路軍開始攻打白蠻地,諸寨皆聞風而下。隻有阿達喇據守半空和寨,依山枕江,牢不可拔。兀良合台先斷其水源,再以砲攻之,阿達喇出兵迎戰,被兀良合台之子阿術擊敗,寨遂破。26日,所有白蠻部落皆降。12月12日,忽必烈的中路大軍進抵大理城下(今洱海)國主段興智一直是傀儡,國事皆決於“中國公”權臣高祥。當晚,高祥、高和兄弟便棄城而逃,段興智當然也倉皇逃往善闡府(今昆明)15日,兀良合台的西路軍亦至。忽必烈命姚樞在城中搜訪圖籍,卻意外得到當初進城勸降使者的屍首。忽必烈大怒,要屠城報複。姚樞、劉子聰、張文謙進諫“殺使拒命者,高祥,非民之罪。請宥之”於是忽必烈命姚樞裂帛為旗,寫上止殺令,傳示城中大街小巷。大理人民免遭殺戮…追殺高祥、高和兄弟的蒙古軍出龍首關,19日終於抓獲高祥,在姚州處斬!

隨後,忽必烈留下兀良哈台經略雲南,又任命劉時中為宣撫使,他自己則北歸蒙古…

本月,蒙哥換上諸王哈呼、洪福源為帥,東征高麗,攻陷禾山、東州、春州、三角山、楊根、天龍等城。

本年,蒙古斷事官孟克薩爾去世。

寶祐2年(1254)1月1日,蒙古在利州東路的利、閬2州築城。從此蒙古軍且耕且戰,而對於南宋則意味著:四川再難收複了…21日,宋理宗對輔臣們說“近日接到李曾伯奏報,說北兵已在利州築城。此乃大事,絕不可坐視”左丞相謝方叔答“當令餘晦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