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張實被任命為和州防禦使。13日,蒙哥命史樞強攻劍門關西麵的苦竹隘。宋將趙仲偷偷打開東南城門迎接蒙古軍入城。守將楊立巷戰而死。張實再次被生擒,不屈而死。
15日,朝廷接到廣南製置大使司鎮撫劉雄飛率兵親入橫山,平定當地叛亂的戰報,宋理宗下詔“劉雄飛進官三等。其餘立功將士各有封賞”16日,接到淮民避難渡江的報告,宋理宗下詔“鎮江府、常州、江陰軍,各出千石義倉米賑之”
25日,蒙古軍在利州、龍州、隆慶府交界的長寧山殺敗宋軍守將王佐、徐昕。11月4日,蒙哥率軍攻打鵝頂堡,知縣王仲投降。王佐戰死。5日,蒙哥入城,王佐之子及徐昕等40餘人被殺。蒙哥命王仲去招降利州東路閬州大獲山的守將楊大淵,被楊大淵斬首。隨後,蒙哥率諸軍力攻,宋將趙廣戰死。楊大淵開城投降之後又趁機逃歸。蒙哥大怒,欲屠其城。部下李呼喇齊勸阻道“我願單騎追楊大淵來歸”於是入城見楊“皇帝使我撫汝一城軍民。請隨我歸吧”楊大淵無奈,隻得再次前往拜見蒙哥。蒙哥也既往不咎,當場封楊大淵為都元帥。之後,利州西路的龍州也向蒙古投降。
6日,因流民不斷渡江逃難,宋理宗下詔:兩浙西、江南東路5州出米3萬石,交由各郡守臣負責賑濟。蜀地大難,朝廷終於又想起了那位一代英雄。8日,宋理宗下詔:追複餘玠官職。11日,張鎮彈劾徐敏子在廣南路任上嗜殺黷貨、流毒桂府,命流放江南西路隆興府。
17日,賈似道被任命為樞密使,兩淮宣撫大使。朱熠為同知樞密院事兼代理參知政事,饒虎臣為簽書樞密院事。
本月。宋理宗召牟子才回朝任工部侍郎。牟子才以丁大全、董宋臣兩**亂朝政為由,力辭任命。
本月,李璮攻破海州、漣水軍,南宋通判侯畐鏖戰而死,舉家遇害,其餘將士也被殺傷殆盡。賈似道上書引咎,宋理宗命其立功自贖。
本月,王應麟入對,說“淮戍方警、蜀道孔艱。海表上流,皆有籓籬脣齒之憂。軍功既集而吝賞、民力既困而重斂。此皆非計也。願陛下勿以宴安自逸、勿以容悅之言自寬”宋理宗也滿麵愁容“邊事甚可憂”王應麟說“願汲汲預防,無為壅蔽所欺”可這番話正觸“壅蔽”丁大全之忌,王應麟不久便被罷職。
12月5日,因蒙古兵入蜀,宋理宗特下詔“荊湖製置使馬光祖將駐地移往荊湖北路的峽州,向士璧移往夔州路的紹慶府”沒等這一聖旨下達,兩人都已提前展開了行動:向士璧火速進軍荊湖北路的歸州,並捐出百萬家資以充軍費。馬光祖也捐出萬兩白銀,招兵萬人。與蒙古軍在京西南路的房州激戰了一場。消息傳來,宋理宗特詔:馬光祖、向士璧,各進一秩。
7日,楊大淵與汪德臣受命攻打潼川府路果州的相如等縣。而紐磷則以降將張威為先鋒。攻打成都府路的簡州。10日,蒙哥來到運山,楊大淵遣人招降守將張大悅。蒙哥當場封張大悅為都元帥。而另一宋將施擇則選擇了不屈而死。蒙古大軍繼續進抵果州的青居山,宋軍裨將劉淵殺死都統段元鑒後投降。22日。蒙古兵攻陷成都府路的隆州,大良守將蒲元圭投降。28日,蒙古軍攻陷成都府路的雅州。石泉軍守將趙順投降…
青居。運山,大良山的相繼獻城投降,使得蜀川安危所係的三江八柱中的四柱已淪陷!
開慶元年(1259)1月1日,徐宗仁伏闕上書“今天下之勢急矣,朝廷之紀綱壞矣,誤國之罪不誅,則用兵之事不勇”怒斥丁大全等人的誤國之罪!首惡則是宦官董宋臣…同日,廖應淮也上疏痛斥丁大全誤國。丁大全大怒,將其發配荊湖北路的漢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