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宗登基篇(2 / 3)

本月,忽必烈命張惠行省山東。12月,命張文謙行省西夏、中興等路,董文用為行省郎中,以河渠副使郭守敬從。山東經李璮之亂、中興路經渾塔海之亂,皆因有良臣而得以恢複治理。

鹹淳元年(1265)1月,楊文安俘貨南宋利州東路巴州與達州交界的得漢城的守將向良的家屬,以招降向良。向良以城降於蒙古。

2月1日,宋軍與約哈蘇的蒙古軍在釣魚山激戰,宋軍敗,損失戰艦146艘。

4日,忽必烈設立宮闈局。

23日,忽必烈並六部為四:吏部、禮部合為一,尚書敏珠爾多卜丹;兵部、刑部合為一,尚書嚴忠範;戶部尚書馬享;工部尚書帕哈哩。

24日,忽必烈下旨:以蒙古人任各路達魯花赤、漢人任總管、回回人任同知,並永為定製。

4月15日,宋度宗加封賈似道為太師、魏國公。稱曰“師臣”而不名,朝臣則皆稱賈似道為“周公”宋理宗下葬,賈似道依例,以首相兼任總護山陵使。下葬完畢,賈似道便棄官回家。卻密令呂文德詐報:蒙古軍正在猛攻荊湖北路江陵府的下沱市,舉朝大駭。宋度宗、謝太後先後以手詔敦促,賈似道這才昂然進入臨安城。

5月22日,忽必烈下令“軍中犯法,不得擅自誅戮。罪輕的斷遣、罪重的須上奏”

閏5月,忽必烈下令:省並諸路州縣共220餘。

8月14日,忽必烈任命安圖為中書右丞相、伯顏為左丞相。木華黎四世孫安圖當年年僅21歲,他推辭道“今三方雖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居重任,恐四方有輕朝廷心”但忽必烈說“朕已熟思,沒比卿更合適有才的人了”而30歲的伯顏也是一代名臣,未來滅宋的主帥。曾祖父述律哥圖、祖父阿剌是成吉思汗的部下,父親跟隨旭烈兀西征。伯顏本人生於伊兒汗國,信奉也裏可溫教,也就是基督教。在一次旭烈兀派他回蒙古本部向四哥彙報工作時。忽必烈留下了他,作自己的近臣“非諸侯王臣也,當留事朕”並親自將安圖之妹指婚於伯顏。

本月,阿術率蒙古兵攻打南宋淮南西路的廬州、安慶府,宋將範勝、**、高興、高迪皆戰死。

本月,宋將方富由夔州路的開州往西麵的達州運糧餉,途中被楊文安伏擊,方富被生擒。

9月5日,忽必烈之孫、真金之子鐵木耳(未來的元成宗)出生。

25日,吏部侍郎李常上疏陳七事:崇廉恥、嚴鄉學、擇守令、黜貪汙、讞疑獄、任儒帥、修役法。

本月。大名府大水,管民總管張弘範當即決定免除百姓的租賦。有人彈劾其專擅之罪。張弘範回京見忽必烈說“臣以為朝廷儲小倉,不若儲之大倉”忽必烈問“此話怎講”張弘範答“今歲責民輸租,倉雖實而民死亡且盡,明年租將安出?若使不致逃亡,則歲有恒收,非陛下之大倉乎”

本月,忽必烈還是擔心安圖年幼未更事,於是召許衡、楊誠等人回京。俾議中書省事。許衡來到後,便上疏陳時務五事。忽必烈一一聽從。

本月,夏貴率5萬宋軍攻打潼川,劉元禮所率的蒙古軍才數千。眾寡不敵。諸將登城,皆有懼色。劉元禮卻毫不畏懼的出戰,擊退宋軍。之後兩軍又在蓬溪激戰,從寅時一直戰至未時。不分勝負。劉元禮激勵將士“此地離城百裏。若為敵所乘,則城不可入,潼川非國家有矣!丈夫當以死戰取功名。時不可失也”說完手持長刀,率先衝陣。將士皆鹹奮,殺得夏貴大敗。

鹹淳2年(1266)1月18日,忽必烈設立立製國用使司,以阿合馬為使。阿合馬開始大展其聚斂財貨的才能。崔斌屢次向忽必烈進言“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可惜忽必烈都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