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興改元篇(2 / 2)

現實逼迫小朝廷繼續流亡!下一個目標:崖山!

7日,南宋流亡小朝廷到達廣南東路首府廣州新會縣的崖山。

終於到了崖山!崖山。古文作厓,現代多作崖。位於新會縣南約80裏的崖門鎮。銀州湖水由這裏出海,海麵上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環抱,延伸入海,闊僅裏許,故稱之為“崖門”門內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每天潮起,可乘潮出戰。潮落,可據險而守。從地勢上看,是絕佳的戰略要地!

張世傑以最快速度趕到這裏。立即命士兵上岸,造行營30間、軍屋3000間。正殿是楊太妃居住的慈元殿。升廣州為翔龍府,做長期駐守打算!

27日,蒙古岱請忽必烈頒詔招降廣王趙昺及張世傑。忽必烈不從。

本月,江東宣慰使張弘範入覲。上奏“張世傑立廣王於海上,閩廣響應,宜進取之”忽必烈於是任命張弘範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由你全權負責追殺南宋最後這一個流亡小朝廷!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完成任務!張弘範上奏“大元朝製度,沒有漢人能全權統帥蒙古軍的。臣乃漢人,請陛下派親信蒙古大臣為監軍”忽必烈這時腦子很清楚“當年汝父張柔與察罕之事,朕至今記得。安豐軍之戰,汝父至死都不勝悔恨,這皆因先帝委任不專。今豈可使汝複有汝父之悔乎”當場賜張弘範錦衣、玉帶,準其便宜行事。張弘範辭曰“奉命遠征。無所事於衣帶也。請以劍甲為賜”忽必烈當場拿出尚方寶劍“有不用命者,以此斬之”隨後,張弘範又推薦如今在江西的元軍主帥李恒為自己的副將。

本月。張弘範到達揚州。發水陸之師二萬,分道南下。再命達春在後方供應軍食。

7月,荊湖南路製置使張烈良、提點刑獄使劉應龍,起兵以應崖山。荊湖南路首府潭州屬縣的百姓周隆、賀十二、荊湖南路全州、永州、廣南西路雷州、瓊州等地紛紛舉義。大者數萬、小者數千。阿裏海牙奉命火速前往平定湖南。周隆、賀十二等均被擒斬。張烈良等率殘兵逃往夔州路思州烏羅洞,為官軍所襲,皆戰死。阿裏海牙又進兵海南島。瓊州安撫使趙與珞及冉安國、黃之傑等率兵拒於白沙口,日望援兵不至。而島上的南寧、萬安、吉陽3軍諸州縣及八蕃、羅甸諸蠻皆降元。

本月。阿合馬上奏請求設立江西榷茶運司及諸路轉運鹽使司、宣課提舉司,宣課司官吏多至500餘人,

本月,淮西宣慰使昂吉爾入朝,忽必烈對他說“宰相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能兼三者,乃為稱職。爾縱有功,宰相非可覬覦。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阿爾年少亦精敏,南人如呂文煥、範文虎率眾來歸,或可以相位處之”

8月18日,趙昺加封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張世傑為越國公。文天祥的老母親、長子文道生相繼病逝。情況越來越險惡,文天祥知事不可為了。他向小朝廷上表請治自己兵敗江西之罪、隻求能歸隊。可張世傑再一次拒絕!文天祥一腔忠勇無可發泄,寫信給陸秀夫“天子幼衝、宰相(指陳宜中)遁荒,詔令皆出諸公之口,豈得以遊詞相拒”

此時此刻,文天祥孤身在外,聲名外顯,等待他的隻有兩條路:一是投降、另一是敗亡。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本月,忽必烈命索多等人招徠東南諸蕃,許以互市。

11月4日,因荊湖南路辰、沅、靖、鎮遠等州郡與蠻獠接壤,民不安業,忽必烈命達春、程鵬飛並為荊湖北道宣慰使。

張弘範以弟張弘正為先鋒,進攻兩浙東路紹興府三江寨,不可拔。張弘範於是麾軍連拔周圍數寨,回搗三江寨,拔之。之後,張弘範率水軍大舉南下,攻陷福建路漳州、廣南東路潮州、惠州,李恒也由梅嶺南下,攻打廣南東路首府廣州。阿裏海牙則遣人招降趙與珞、冉安國、黃之傑等人被拒。14日,瓊州當地島民作亂,將趙與珞等人綁了投降阿裏海牙。趙與珞、冉安國、黃之傑皆被殺。

因安西王阿答難受命北征,其領地內,六盤山守者兩次叛亂,皆被安西王相趙炳討平。本月,安西王北征歸來,對趙炳賞賜有加。本月,安西王去世。

閏11月1日,羅氏鬼國主阿榨、西南蕃主韋昌盛內附。

李恒的元軍到達廣州正北偏西60多公裏的清遠縣,宋將王道夫出戰,大敗。淩震出戰又敗。王道夫、淩震放棄廣州逃跑。李恒進入廣州城,以待張弘範。

12月1日,簽書四川行樞密院昝順招都掌蠻內附。

4日,王道夫、淩震再次率兵攻打廣州,又被李恒殺敗。淩震與翟國秀合軍,去往崖山。

本月,文天祥屯兵潮州潮陽縣。鄒洬、劉子俊率所部前來會合,遂討潮州劇盜陳懿、劉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