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賽流程,要說普通參賽選手最關心的就是獎項設置。
這場比賽不愧實打實的商業化,看到獎勵時,顧穎都未免升出一絲“i好豪”的念頭。
不光獎杯,前三名都有出國接觸鋼琴名家的機會,第一名甚至可以選擇留在國外深造,三年之內的任何費用甚至包括你用的襪子,i全部免費提供,如果第一名沒有出國的念頭,可以換算成一筆非常可觀的現金。
這個獎勵重點不在於錢,而是給一個普通人一個機會。
如果這個人掌握得夠好,完全能夠一飛衝天。
“這都是誰啊?”
顧穎走神間,溫小柔已經劃掉獎項設置,翻到最下麵公開的評委陣容。
她對獎勵沒興趣,左右是被許之行鉗製得去參加,隻要提供個視頻報名就行了,她甚至想視頻裏麵故意彈不下來一整首曲子,這樣就能在海選時刷掉。
顧穎抬眼看過去,評委一共有七名,都是國內外出名的演奏家。
“他是華裔,從小就在M國長大,大大小小參加過不少的比賽,分別得過第一,同時也得過日內瓦比賽二等獎。”
顧穎的語調平平淡淡,卻吸引來藍明明的注意力,放下甜品湊過來一起看“什麼?你說他?瞅著也沒這麼厲害啊,他有地中海。”
溫小柔認同“才二等獎……”
顧穎直起身子,長時間側頭看溫小柔的手機,脖頸有些酸“那屆日內瓦比賽沒有一等獎。”
溫小柔和藍明明同時疑惑“什麼意思?什麼叫沒有一等獎?”
“沒有一等獎就是沒有一等獎。”顧穎揉揉疲乏的眉心,腦袋裏麵突然閃過江漓雲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長期看手機對眼睛不好。
看來是真的。
“那屆選手沒有人符合一等獎的水平,因此二等獎就是一等獎。”
“乖乖,這麼嚴格?”藍明明張大嘴巴,第一次接觸音樂圈的事,在她印象中,音樂圈的都是天才,人家隨便彈一堆聽不懂的旋律就能得獎、被采訪,還能一臉高深莫測地裝叉,對質疑的人說“你們凡人,不懂我的音樂世界。”
別人不知道懂不懂,總之,藍明明是真不懂,她不愛這些東西,父母也比較民主,大部分家長深入“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環境焦慮中時,藍明明的父母已經接收到上層賦予的“科學教育,興趣至上”的思想,沒逼著藍明明學這兒學那兒,所以藍明明的童年可以說相當自由美滿。
“看來他變禿了,也變強了。”藍明明不走心地總結。
顧穎斂目,不是變禿才變強,每個圈子都有難處,音樂圈的人看似風光,可誰又知道樂器打小就得練習,別的小孩子自由玩耍時,學音樂的孩子隻能日複一日地關在小屋裏練習。
演奏一首曲子,一遍過後,底下的人聽得陶醉,然而台上的人卻已經練過幾百幾千遍。
別家小孩子開開心心坐在電視前麵看動畫片時,學音樂的卻隻能瞻仰音樂前輩,多數是古板、毫無生氣的肖像畫。
其中一部分人出名後自然成為了大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誰又知道那些人曾不止一次偷偷羨慕過他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