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八十六章(1 / 2)

與此同時,安王殿下的書房裏,安王殿下也憤而砸了一隻鎮紙,惱的喘著氣道:“舅舅這是怎麼的!這樣都……”

雖然是在自己的書房裏,麵對的又是他素來信重且知根知底的幾位幕僚,安王殿下這句話還是沒有說完,隻是幾人都知道這話後頭跟著的是什麼。

方鴻與既有這樣好的機會,已經讓海匪把齊王殿下抓了去,還要什麼贖金!一刀下去,豈不是就十全十美了呢!

便是千萬白銀又如何?

安王殿下想到這個,直是氣的牙根癢癢。

幕僚黃密道:“殿下息怒,據微臣看來,以方大人的謀慮,想必也如殿下所想,隻是那些海匪並不是方大人下屬,且盜匪之流,背信棄義,唯利是圖,並不鮮見,想必方大人也是十分無奈的。倒是事已至此,要盡快善後,才是要緊的。”

“黃大人說的是。”另一個幕僚盧嶽也道:“當務之急,殿下最好指派信得過的人前往江南才是要緊,江南密奏雖說能先遞在殿下跟前,但難保有別的渠道,就如齊王獲救這一條,便是直入了禦書房,若是有些咱們不知道的密折……”

盧嶽意有所指,安王不由便是一凜,江南事務,他心中當然是有分數的,方鴻與在江南的經營,多與當地世家來往為主,但背後通過世家與海盜有些牽連,他也是知道的,可是,到底牽連多深,即便是安王自己,也不確切。

可是,方鴻與和江南幾處世家,每年往安王府送的銀子有多少,安王卻是很清楚的,而這些銀子來路如何,安王知道,就算有些是能見人的,但至少大部分是不能見光的,更別提送到禦前去。

這些事情,若是因此次海匪之事被揭了出來,就有些不妙了,必須要確保江南此事不再起波瀾才是,安王殿下垂目想了想,輕聲道:“海匪膽大妄為,居然敢劫掠王爺,正該就地處決才是。”

“殿下英明。”幾個幕僚都說,盧嶽又道:“還有一事,殿下該與賢妃娘娘商議了,上一次殿下提議招程安瀾為四公主駙馬,原是極好的一件事,隻偏……”

那黃密連忙截斷道:“如今還有一個極好的人選,這一回,殿下可要好生與娘娘並公主分說才是。”

盧嶽心中雖是覺得惋惜,可又不能指責方賢妃和安王如何,隻是如今想來,若是當初此事安王殿下重視了,當個要緊事辦成了,今日的格局隻怕就大是不同了。

當然,這會兒他就是沒把這話說出來,安王殿下心中也明鏡也似,前陣子此事沒辦成,他還沒當個要緊事,也同樣無非覺得隻是惋惜罷了,可這一回江南之局,因著程安瀾一人之力攪成了這樣,消息一日一遞傳到安王殿下這書房裏,安王殿下才真是跌腳歎息不迭。

一日一個消息,回回都有程安瀾,不由的讓安王殿下想到,若是當初母親妹妹肯使使力……若是妹妹願意親自去跟父皇說……如今隻怕早不是這樣了!

他們當初,都太小瞧了程安瀾啊,雖然其實已經重視的願意用妹妹去招攬他了,卻沒想到這樣的重視竟然都還不夠!

也虧的安王殿下不知道韓元蝶在這裏頭的作用,不然大約連吐血的心都有了。

還有一家子更有吐血的心了,當然就是如今已經淪為整個京城笑柄的程家。

自那一日禦書房接了江南飛馬報信後,消息當然會傳出去,程家隱隱聽到些齊王殿下平安,隻還沒很清楚。接著,到了第三天頭上,江南總督正兒八經的奏折已經遞到了禦前,那一日正是大朝會,不僅是朝廷命官要上朝,五品以上的勳貴有爵之人也都要排班列隊聽一聽朝廷大事,也算是一項製度。

皇上知道兒子無恙,這一日自然喜氣的很,各臣工也覺得今兒的皇上好伺候的多,當然,私底下皇上還接了什麼密折,得了什麼好消息沒有,就隻有幾位大員近臣才得知了。

皇上命人念了江南總督梁越的折子,折子裏說的信息不多,無非就是江南諸衙門在欽差大人的領導下,如何查獲海匪的痕跡,又如何獲得準確情報,直搗海匪老巢,賴諸將士英勇,齊王殿下安然無恙。

梁越的折子裏,除了仰皇上的洪福,欽差大人的指揮,江南諸官員的努力,還大大的讚揚了原齊王殿下的侍衛首領程安瀾的英勇,如何奮不顧身,親身護住齊王殿下,身中數刀,還是把齊王殿下安然送出。

折子裏頭越是讚揚程安瀾在這次營救中的英勇表現,壽安伯程若清臉色就越青白,身子也就越佝僂。

折子念完了,皇帝道:“齊王涉險,朕心多日難安,幸而如今化險為夷,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