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行程為:2013年4月30日早上七點,從成都出發,坐長途汽車前往瓦屋山……”
鄭蜀生反複把這個帖子看了幾遍,又去網上搜索了一下“瓦屋山迷魂氹”的相關信息,果然那裏發生過科考隊員迷路甚至死亡的案例,以至於瓦屋山森林公園將它列為禁區。不過,相關信息中更多的是各個驢友發的穿越遊記,還配發了無數男女擺出剪刀手的興奮照片,顯示絕大多數時候,那隻是一個徒有危險之名的安全旅程而已。
就在鄭蜀生舉棋不定時,老吳的一句話起了定乾坤的效果:“就去迷魂氹!網上說泡妹子的一大訣竅是看恐怖片,你這可是親身曆險啊,成功幾率絕對比看片子大多了!”
在老吳的鼓動下,鄭蜀生終於給貼主“悠哉遊哉”發了一封報名的站內信。得到確認信息後,他便去戶外用品商店買了睡袋、登山杖、衝鋒衣等一應驢友裝備,抖擻精神準備迎接自己的神秘之旅了。
他沒有想到,自己不知不覺打開了一扇門。門後麵,是一個充滿奇異,也充滿殺機的世界。
2013年4月30日一早,鄭蜀生如約來到成都新南門汽車站,並在這裏見到了此行的領隊“悠哉遊哉”。那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身材高大,英氣勃勃,頗有領袖風範。與默默站在人群邊緣的鄭蜀生不同,一群女團友簇擁在悠哉遊哉身邊,親切地喊他“悠哉哥”,嘰嘰喳喳仿佛一群要飛出牢籠回歸山林的金絲雀。
在悠哉遊程的特意挑選下,他們這個驢友團一共有十五人,男女比例為二比一,幾乎都是在成都工作的年輕白領或大學生。領隊悠哉遊哉將之命名為“百慕大衝鋒隊”,並布置了今天的衝鋒任務——穿越瓦屋山迷魂氹,天黑前到達山頂的光相山莊並在那裏過夜。
和其他人一樣,鄭蜀生在團隊中用的是自己的論壇網名——“行者無疆”,於是大家都簡稱他為“行者”,也有人開玩笑地叫他“孫猴子”。對此鄭蜀生隻是羞澀地笑笑,然後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雖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釣妹子,但麵對陌生人他還是不太會說話,幹脆養精蓄銳準備下午大顯身手。
四個小時之後,他們到達了瓦屋山腳下的向導家,吃了當地特色的砂鍋飯。向導是個中年農民,叫雷豐年,聽說現在已經不種地,專職給絡繹不絕的驢友團當向導了。
雖然已經走過無數次迷魂氹,雷豐年的神色還是沒有這群從成都來的城裏人輕鬆。出發前,他專門給“百慕大衝鋒隊”提醒了此行的風險:“這次上山一共要六個小時左右,由於迷魂氹內手機沒有信號,路上一定要跟緊隊伍,否則就會迷路。大家不要以為現在穿越迷魂氹的人多了,那裏就很安全,實際上,山裏氣候多變,不能排除有險情發生。1979年,省森林調查隊在迷魂氹裏走了3天3夜,結果仍在原處,後來用刀邊走邊砍,砍出一條“生命線”才得以脫困。1999年12月初,瓦屋山生態旅遊研究所工程師、熊貓專家鄭明全在調查大熊貓行蹤時誤入迷魂氹,被困兩天後凍死在山上,所以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大致行程為:2013年4月30日早上七點,從成都出發,坐長途汽車前往瓦屋山……”
鄭蜀生反複把這個帖子看了幾遍,又去網上搜索了一下“瓦屋山迷魂氹”的相關信息,果然那裏發生過科考隊員迷路甚至死亡的案例,以至於瓦屋山森林公園將它列為禁區。不過,相關信息中更多的是各個驢友發的穿越遊記,還配發了無數男女擺出剪刀手的興奮照片,顯示絕大多數時候,那隻是一個徒有危險之名的安全旅程而已。
就在鄭蜀生舉棋不定時,老吳的一句話起了定乾坤的效果:“就去迷魂氹!網上說泡妹子的一大訣竅是看恐怖片,你這可是親身曆險啊,成功幾率絕對比看片子大多了!”
在老吳的鼓動下,鄭蜀生終於給貼主“悠哉遊哉”發了一封報名的站內信。得到確認信息後,他便去戶外用品商店買了睡袋、登山杖、衝鋒衣等一應驢友裝備,抖擻精神準備迎接自己的神秘之旅了。
他沒有想到,自己不知不覺打開了一扇門。門後麵,是一個充滿奇異,也充滿殺機的世界。
2013年4月30日一早,鄭蜀生如約來到成都新南門汽車站,並在這裏見到了此行的領隊“悠哉遊哉”。那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身材高大,英氣勃勃,頗有領袖風範。與默默站在人群邊緣的鄭蜀生不同,一群女團友簇擁在悠哉遊哉身邊,親切地喊他“悠哉哥”,嘰嘰喳喳仿佛一群要飛出牢籠回歸山林的金絲雀。
在悠哉遊程的特意挑選下,他們這個驢友團一共有十五人,男女比例為二比一,幾乎都是在成都工作的年輕白領或大學生。領隊悠哉遊哉將之命名為“百慕大衝鋒隊”,並布置了今天的衝鋒任務——穿越瓦屋山迷魂氹,天黑前到達山頂的光相山莊並在那裏過夜。
和其他人一樣,鄭蜀生在團隊中用的是自己的論壇網名——“行者無疆”,於是大家都簡稱他為“行者”,也有人開玩笑地叫他“孫猴子”。對此鄭蜀生隻是羞澀地笑笑,然後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雖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釣妹子,但麵對陌生人他還是不太會說話,幹脆養精蓄銳準備下午大顯身手。
四個小時之後,他們到達了瓦屋山腳下的向導家,吃了當地特色的砂鍋飯。向導是個中年農民,叫雷豐年,聽說現在已經不種地,專職給絡繹不絕的驢友團當向導了。
雖然已經走過無數次迷魂氹,雷豐年的神色還是沒有這群從成都來的城裏人輕鬆。出發前,他專門給“百慕大衝鋒隊”提醒了此行的風險:“這次上山一共要六個小時左右,由於迷魂氹內手機沒有信號,路上一定要跟緊隊伍,否則就會迷路。大家不要以為現在穿越迷魂氹的人多了,那裏就很安全,實際上,山裏氣候多變,不能排除有險情發生。1979年,省森林調查隊在迷魂氹裏走了3天3夜,結果仍在原處,後來用刀邊走邊砍,砍出一條“生命線”才得以脫困。1999年12月初,瓦屋山生態旅遊研究所工程師、熊貓專家鄭明全在調查大熊貓行蹤時誤入迷魂氹,被困兩天後凍死在山上,所以一定不要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