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治療白喉:黃連粉內服,每次0.6克,每日4~6次,並配合1%黃連溶液漱口。治療輕症白喉11例,體溫在1~3日內恢複正常,假膜平均在2.6日消退。治療後咽拭培養平均2.8日轉為陰性。
5.大黃
來源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的根莖。生於山地林緣或草坡,野生或栽培。分布於陝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
應用
1.治療急性腸梗阻:生大黃粉,每次9克(老人、小兒減半),開水衝服,每日2次。用於44例急性腸梗阻患者(包括麻痹性腸梗阻25例,單純性腸梗阻11例,糞塊性腸梗阻8例),有效率達97.7%。一般服藥1~3次後,在4~24小時內排氣排便,隨之腹脹、腹痛緩解,胃腸功能恢複。本法對麻痹性腸梗阻和糞塊性腸梗阻療效滿意,對單純性腸梗阻則需配合胃腸減壓與其他療法。
2.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生大黃每日9~12克,入沸水150毫升中浸泡,待溫頓服;隔2小時左右泡服第二汁。治療61例患者,於1~2日全部治愈。
6.七葉一枝花
七葉一枝花來源為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的根莖。生於山坡林下蔭處或溝穀邊草地陰濕外。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應用
1.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將七葉一枝花根莖切片,曬幹並熏烤後研末,過80目篩,開水衝服1.5克,每日3次,兒童酌減。治療30例,結果顯效(用藥後2~3日扁桃體化膿灶消失)18例,有效(用藥後3~4日,化膿灶減少,最後消失)10例,無效2例。
2.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取七葉一枝花根莖10克,用食醋磨成濃汁狀塗患處,每日3次;或鮮品20克,搗爛加食醋適量拌勻敷患處,每日1次。治35例,其中單純腮腺炎26例,腮腺炎伴發頜下腺腫大8例,並發睾丸炎1例。結果除1例成年男性並發睾丸炎療效不很明顯外,其餘34例均治愈,治愈率97.14%。療程最短3日,最長8日,平均4.3日。據觀察,鮮品效果更佳。
3.用於哮喘、肺結核、小兒麻疹並發肺炎等痰壅氣喘者:取七葉一枝花莖150克,研細末,每次3克,每日2次,白糖開水送服。
4.治跌打損傷:七葉一枝花根莖,研細末,每次6克,開水送服。外用細末調酒(或磨取濃汁)塗擦患處,每日數次。
此藥有小毒,內服不可過量。孕婦忌服。
7.白茅根
白茅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莖。生於路旁向陽幹燥地或山坡上。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等地。
應用治療腎炎:白茅根幹品250克,加水500~1000毫升,水煎至200~400毫升,分早晚2次口服。共治療腎小球炎36例,一般在服藥1~4周間出現利尿作用,結果水腫全消28例,顯著消退6例,減輕2例。另外治療2周後,急性腎炎18例血壓升高者全部恢複正常,慢性腎炎9例中,2例恢複正常,7例改善。臨床觀察發現,本法對急性腎炎療效最佳,對慢性腎炎則療效差,對肝硬化、心衰引起的水腫則無效。
3.治療白喉:黃連粉內服,每次0.6克,每日4~6次,並配合1%黃連溶液漱口。治療輕症白喉11例,體溫在1~3日內恢複正常,假膜平均在2.6日消退。治療後咽拭培養平均2.8日轉為陰性。
5.大黃
來源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的根莖。生於山地林緣或草坡,野生或栽培。分布於陝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
應用
1.治療急性腸梗阻:生大黃粉,每次9克(老人、小兒減半),開水衝服,每日2次。用於44例急性腸梗阻患者(包括麻痹性腸梗阻25例,單純性腸梗阻11例,糞塊性腸梗阻8例),有效率達97.7%。一般服藥1~3次後,在4~24小時內排氣排便,隨之腹脹、腹痛緩解,胃腸功能恢複。本法對麻痹性腸梗阻和糞塊性腸梗阻療效滿意,對單純性腸梗阻則需配合胃腸減壓與其他療法。
2.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生大黃每日9~12克,入沸水150毫升中浸泡,待溫頓服;隔2小時左右泡服第二汁。治療61例患者,於1~2日全部治愈。
6.七葉一枝花
七葉一枝花來源為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的根莖。生於山坡林下蔭處或溝穀邊草地陰濕外。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