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婚姻是張紙,一輩子都是 15(2 / 3)

管桐於是真正變成了一隻風箱裏的老鼠,而且還是一隻不得申訴的老鼠―因為每當他想說什麼的時候,他老婆都會跟上一句:“管桐你不要惹我生氣哦,書上說如果孕婦在孕期心情不好,生出來的孩子會有兔唇。”

於是管桐就一聲都不敢吭了。

當然絕大多數時候顧小影是不會沒事找事的,而且她還會說點讓管桐開心的話,比如展望一下孩子長大後三代同堂的美好前景,或是督促管桐給管利明和謝家蓉辦理“投靠子女”,從此變成城市戶口……反正她閑得要命,就有空操心很多事。又因為這些事情其實都是擺明了要給管利明和謝家蓉養老,所以管桐內心不是不感激的。

於是管桐也就越發順著顧小影,縱容她偶爾發脾氣、發牢騷―不僅是因為顧小影早就指著一本孕期輔導書上的內容告訴過管桐“我孕期脾氣會比較大,書上說很正常,你要多擔待”,同時也是因為管桐現在已經徹底想開了:既然要把爸媽和媳婦黏在一起,就總歸是需要一塊“雙麵膠”。盡管當“雙麵膠”會比較累,但隻要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生活能和睦美滿,那麼,舍他其誰?

畢竟,無論管桐還是顧小影,他們都是講道理的人。就算再發牢騷再抱怨,也仍然是講道理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管桐始終認為自己在找老婆方麵還是很有眼光的。

懷孕後顧小影仍然每天都會上會兒網,不過常去的地方已經從“備孕論壇”轉變為“準媽媽論壇”―泡這種論壇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掌握很多懷孕期間的必備知識,二是可以看見很多更加彪悍的牢騷。而往往你看完這些牢騷後會忍不住感歎: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自己真是應當知足了。

不誇張地說,這些牢騷10%和自家男人的懶、不夠細心、不夠體貼有關,90%和婆婆有關―婆婆做的飯永遠沒有媽做的好吃;婆婆在兒媳婦身上永遠舍不得花錢;婆婆不給孩子準備小棉被、小棉襖;婆婆任月子裏的孩子哭就當沒聽見;婆婆不講衛生但還指責兒媳婦不衛生;婆婆逼兒媳婦喝油乎乎的下奶湯還不聽兒媳婦講科學的飲食理念;婆婆怕兒媳婦月子裏給孫子喂奶吵了兒子睡覺於是鼓勵小兩口分居……真是熱鬧萬分。

顧小影承認,這些事情看上去都不大,但如果輪到自己身上,哪一件都受不了。

其實謝家蓉做飯就不好吃―她隻會做“蔬菜炒肉”這一道菜,無論再怎麼變換花樣,顧小影還是遠遠地聞著飯菜味道就反胃。

而懷過孕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對於一種食物的向往幾乎是稍縱即逝―這一分鍾你還特別想吃糖醋裏脊,可真把糖醋裏脊端到你麵前的時候,你連一眼都不想多看。若是自己的爸媽,就算被女兒折騰再多次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可換了是公公婆婆就完全不一樣了。

管利明和謝家蓉都是淳樸憨厚的人,但看見顧小影挑來揀去的樣子,也覺得這個兒媳婦實在是太難伺候了。顧小影看見管利明那副看不慣的表情就覺得委屈,心想又不是我不想好好吃飯的,明明是你做的不好吃……可是不能表現出來,就一直忍著。但忍著忍著也有忍不住的那天―在一次水餃事件後,顧小影終於忍不住采取了自衛措施,以保證自己不至於孕期營養不良。

起因是謝家蓉包了茴香餃子―餃子餡裏幾乎全是茴香,沒什麼肉,所以餡很鬆散,與顧媽包的那種咬一口便流出肉汁的餃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顧小影吃幾個就沒了胃口,隻覺得自己從裏到外都塞滿了茴香末,忍不住懷念起顧媽包的餃子來。可是顧媽遙不可及,於是降低了一下目標,轉而開始懷念超市裏的速凍水餃。

她終於忍不住了,就跟謝家蓉說:“媽,包餃子太麻煩了,以後咱們買速凍的吃就可以的。”

謝家蓉還是憨厚地笑笑,搖頭道:“速凍的太貴了,一包都要十幾、二十塊。咱們自己包餃子,不過才花三五塊錢。”

顧小影張口結舌了一下,還沒等說話,管利明大口嚼著餃子道:“不麻煩的,在家的時候你媽一個人包全家十好幾個人吃的餃子,一下午就包好,一點都不麻煩。你媽手腳快,都說她包的餃子好吃。”

這下顧小影更說不出什麼來了,隻能幽怨地看著麵前的餃子,努力再塞一兩個,然後說句“我飽了”,起身離開餐桌。

躺回到床上後,顧小影是越想越鬱悶:好歹自己不算課時費每個月也有三千多塊錢的收入,現在又是個孕婦,憑什麼就隻能吃三塊錢的餃子?

可是隻發牢騷沒有用―牢騷發多了說不定還會逼自家男人發飆,畢竟他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所以辦法還是得靠自己想,到底怎麼才能讓自己過得不這麼苦悶呢……

琢磨了一下午,等到晚上管桐回家的時候,顧小影終於有了主意。

她把管桐拖到臥室裏商量:“你去買十包速凍水餃,就說是單位發的福利,好不好?”

管桐不用多問就猜到顧小影又在想什麼―他最近的戰鬥經驗很豐富,也知道麵對這種情況,老婆已經算是給了公婆一個台階下,他要是再否決,也太不識時務了。於是三天後,管桐就真的一次性買了十袋老婆指定品牌的速凍水餃回來,包括豬肉薺菜餡、豬肉白菜餡、豬肉茴香餡……門類齊全,品種繁多。

管利明看見了,還感慨了一句:“你們單位真不實在,發什麼水餃啊,這個誰家不會包?還不如直接發錢。”

管桐嗬嗬笑兩聲應付一下,顧小影轉身咳嗽兩聲,憋笑中。

就這樣,通過不斷的鬥智鬥勇,顧小影也算充分掌握了家庭生活中“靈活變通”的技巧:既然不能指望管利明和謝家蓉有所改變,也不能指望管桐琢磨出解決措施,所以一旦發生分歧,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她自己開動腦筋想出點不傷害彼此卻又能解決問題的對策來,然後再獲取管桐的支持,並通過他來執行這些對策。事實證明,就如“茴香水餃事件”一般,這種“變通”的效果還不錯。

所以,顧小影的日子慢慢變得舒心起來。再後來,她甚至習慣了謝家蓉報菜價的習慣―謝家蓉雖然不識字,但因為長時間的經濟困頓,所以每花一分錢都好像是在剜她的肉,也因此養成了不管提到什麼東西都要換算成錢的習慣。比如吃飯的時候,顧小影舀一勺西紅柿炒雞蛋,謝家蓉就要說雞蛋今天三塊五一斤;顧小影夾一筷子蘑菇,謝家蓉說蘑菇今天兩塊二一斤;顧小影掰塊小米麵饅頭,謝家蓉會抱怨說商場裏的小米麵饅頭真貴,兩毛五一個,趕明兒我們自己蒸,不用花這麼多錢……這導致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顧小影都感覺自己不是在吃飯,而是在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