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藝(1 / 3)

《二心集·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一九三一年)。《魯迅全集》第九卷

我們現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銘記,記念我們的戰死者,也就是要牢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曆史的第一頁,是同誌的鮮血所記錄,永遠在顯示敵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啟示我們的不斷的鬥爭。

《二心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一九三一年)。《魯迅全集》第四卷

2.“現在需要的是鬥爭的文學”

現在需要的是鬥爭的文學,……

《書信》(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魯迅全集》第十卷

文學是戰鬥的!

《且介集雜文二集·葉紫作(豐收)序》,(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當屠格納夫,柴霍夫這些作家大為中國讀書界所稱頌的時候,高爾基是不很有人很注意的。……因為他是“底層”的代表者,是無產階級的作家。對於他的作品,中國的舊的知識在階級不能共鳴,正是當然的事。

然而革命的導師(指列寧——編者)卻在二十多年以前,已經知道他是新俄的偉大的藝術家,用了別一種兵器,向著同一的敵人,為了同一的目的而戰鬥的夥伴,他的武器——藝術的語言——是有極大的意義的。

而這先見,現在已經由事實來確證了。

《集外集拾遺·譯本高爾基〈一月九日〉小引》(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七日)。《魯迅全集》第七卷

現在是多麼切迫的時候,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潛心於他的鴻篇巨製,為未來的文化設想,固然是很好的,但為現在抗爭,卻也正是為現在和未來的戰鬥的作者,因為失掉了現在,也就沒有了未來。

《且介亭雜文·序言》(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將來是現在的將來,於現在有意義,才於將來有意義。

《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一九三二年十月十日)。《魯迅全集》第四卷

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魯迅全集》第四卷

我是愛讀雜文的一個人,而且知道愛讀雜文還不隻我一個,因為它“言之有物”。我還更樂觀於雜文的開展,日見其斑斕。第一是使中國的著作界熱鬧,活潑;第二是使不是東西之流縮頭;第三是使所謂“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顯出不死不活相。

《且介亭雜文二集·徐懋庸作〈打雜集〉序》(一九三五年三月三十一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我們需要的,不是作品後麵添上去的口號和矯作的尾巴,而是即全部作品中的真實的生活,生龍活虎的戰鬥,跳動著的脈搏,思想和熱情,等等。

《二心集·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一九三一年)。《魯迅全集》第九卷

我們現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銘記,記念我們的戰死者,也就是要牢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曆史的第一頁,是同誌的鮮血所記錄,永遠在顯示敵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啟示我們的不斷的鬥爭。

《二心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一九三一年)。《魯迅全集》第四卷

2.“現在需要的是鬥爭的文學”

現在需要的是鬥爭的文學,……

《書信》(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魯迅全集》第十卷

文學是戰鬥的!

《且介集雜文二集·葉紫作(豐收)序》,(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當屠格納夫,柴霍夫這些作家大為中國讀書界所稱頌的時候,高爾基是不很有人很注意的。……因為他是“底層”的代表者,是無產階級的作家。對於他的作品,中國的舊的知識在階級不能共鳴,正是當然的事。

然而革命的導師(指列寧——編者)卻在二十多年以前,已經知道他是新俄的偉大的藝術家,用了別一種兵器,向著同一的敵人,為了同一的目的而戰鬥的夥伴,他的武器——藝術的語言——是有極大的意義的。

而這先見,現在已經由事實來確證了。

《集外集拾遺·譯本高爾基〈一月九日〉小引》(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七日)。《魯迅全集》第七卷

現在是多麼切迫的時候,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潛心於他的鴻篇巨製,為未來的文化設想,固然是很好的,但為現在抗爭,卻也正是為現在和未來的戰鬥的作者,因為失掉了現在,也就沒有了未來。

《且介亭雜文·序言》(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將來是現在的將來,於現在有意義,才於將來有意義。

《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一九三二年十月十日)。《魯迅全集》第四卷

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魯迅全集》第四卷

我是愛讀雜文的一個人,而且知道愛讀雜文還不隻我一個,因為它“言之有物”。我還更樂觀於雜文的開展,日見其斑斕。第一是使中國的著作界熱鬧,活潑;第二是使不是東西之流縮頭;第三是使所謂“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顯出不死不活相。

《且介亭雜文二集·徐懋庸作〈打雜集〉序》(一九三五年三月三十一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我們需要的,不是作品後麵添上去的口號和矯作的尾巴,而是即全部作品中的真實的生活,生龍活虎的戰鬥,跳動著的脈搏,思想和熱情,等等。

《且介亭雜文末編(附集)·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一九三六年六月十日)。《魯迅全集》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