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學說(1 / 3)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後出者勝於前者,本是天下的平常事情,……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一九二六年一月十四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所謂“和平”,不過是兩次戰爭之間的時日。

《且介亭雜文·阿金》(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平和為物,不見於人間。其強謂之平和者,不過戰事方已或未始之時,外狀若寧,暗流仍伏,時劫一會,動作始矣。

《墳·摩羅詩力說》(一九〇七年)。《魯迅全集》第一卷

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者,總有著希望的前途。

《華蓋集·我觀北大》(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如果曆史家的話不是誑話,則世界上的事物可還沒有因為黑暗而長存的先例。黑暗隻能附麗於漸就滅亡的事物,一滅亡,黑暗也就一同滅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將來是永遠要有的,並且總要光明起來,隻要不做黑暗的附著物;為光明而滅亡,則我們一定有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

《華蓋集續編·記談話》(一九二六年十月十四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有了舊的滅亡,才有新的發生。舊的思想滅亡,即是新的思想的萌芽了,精神上有了進步了。故不論新的舊的,都可以叫出來,舊的所以要滅亡,就是因為有新的,但若無新的,則舊的就不滅亡了。

一九二七年一月在廣州中山大學歡迎會上講詞

用棍子攪了一下停滯多年的池塘,各種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著筋鬥漂上來,在水麵上轉一個身,來趁勢顯示自己的存在了。

……

但因為泛起來的是沉滓,沉滓又究竟不過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們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後的命運,也還是仍舊沉下去。

《二心集·沉滓的泛起》(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九日)。《魯迅全集》第四卷

因為別的一切,無一相合,於是永遠覺得自己是“允執厥中”,永遠得到自己滿足。從這些人們的批評的指示,則隻要不完全,有缺陷,就不行。但現在的人,的事,那裏會有十分完全,並無缺陷的呢,為萬全計,就隻好毫不動彈。然而這毫不動彈,卻也就是一個大錯。

《二心集·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一九三○年)。《魯迅全集》第四卷

至於將來,自有後起的人們,決不是現在的人即將來所謂古人的世界,如果還是現在的世界,中國就會完!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一九二六年一月十四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後出者勝於前者,本是天下的平常事情,……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一九二六年一月十四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所謂“和平”,不過是兩次戰爭之間的時日。

《且介亭雜文·阿金》(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魯迅全集》第六卷

平和為物,不見於人間。其強謂之平和者,不過戰事方已或未始之時,外狀若寧,暗流仍伏,時劫一會,動作始矣。

《墳·摩羅詩力說》(一九〇七年)。《魯迅全集》第一卷

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者,總有著希望的前途。

《華蓋集·我觀北大》(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如果曆史家的話不是誑話,則世界上的事物可還沒有因為黑暗而長存的先例。黑暗隻能附麗於漸就滅亡的事物,一滅亡,黑暗也就一同滅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將來是永遠要有的,並且總要光明起來,隻要不做黑暗的附著物;為光明而滅亡,則我們一定有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

《華蓋集續編·記談話》(一九二六年十月十四日)。《魯迅全集》第三卷

有了舊的滅亡,才有新的發生。舊的思想滅亡,即是新的思想的萌芽了,精神上有了進步了。故不論新的舊的,都可以叫出來,舊的所以要滅亡,就是因為有新的,但若無新的,則舊的就不滅亡了。

一九二七年一月在廣州中山大學歡迎會上講詞

用棍子攪了一下停滯多年的池塘,各種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著筋鬥漂上來,在水麵上轉一個身,來趁勢顯示自己的存在了。

……

但因為泛起來的是沉滓,沉滓又究竟不過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們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後的命運,也還是仍舊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