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金融“危”與“機”(1 / 3)

而如今的虛擬經濟,主要包括七個方麵:既普票、債券、外彙、期貨、保險、基金和金融衍生品。

在股市這個虛擬的金錢世界裏行走的人常常奇怪,兩年多前(2008年9月)的一次股災,竟然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把數量超過30多萬億的美元的金融資產,莫名其妙地從海平麵到大氣層之間蒸發掉了。那些泡沫飛到哪裏去了,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30多萬億美元,如果換成實物的話,會表現出一種什麼狀態呢?假設將麵值一百美元的綠紙打成捆,堆在貨幣生產線的庫房裏,誰能說得清,世界上有哪個城市能裝下這麼多的鈔票?離開貨幣,以物質的概念換算,2010年整個人類所有出口的貨物全部堆積起來,現在看來,不過是人類兩年前由次級債引發的股災所形成的半個泡沫而已。

聯合國目前注冊著192個合法政府,現在僅僅關注美國的債券市場狀況,已令人震驚不已。2010年9月底,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債券市場充斥著35.8萬億美元虛擬經濟之下的產品。很少有人敢於想像,這些虛擬的金融產品一旦有那麼幾個帶著“次級”的標誌跑到大街上來後,人類又將會陷入怎樣的危機之中。

對生活在實物經濟當中的人類來講,彙率市場也是一片難以想像的金融世界。1973年是人類彙市發展史上的一個拐點,之前,長期不太活躍的外彙交易市場,自這一年起,活躍得有些令人躁動不安了;1979年,全球的各外彙市場的投機者們就把這個行當的日均交易額搞到了750億美元;

1990年國際清算銀行的專家吃驚地發現,這種虛擬經濟的交易品種,日成交額已近9000億美元了。原來以為金融危機重創了人類的投機行為可能有所收斂,可事實是,2008年以來,人類的經濟成長率年平均為2%左右,而過去幾年裏,全球外彙交易量卻以20%的年增長速度遞增,目前動輒日交易量就是4萬多億美元。

另一個充滿了投機氣氛的所在就是期貨市場。以中國期貨市場為例,2010年滿懷著發財欲望的期貨交易者們,一年折騰下來,從南到北,竟然將期貨的總交易額做到了308.67萬億元人民幣。什麼概念?去年一年裏,整個中國10幾億人口,前後東奔西跑,上下埋頭苦幹,生生地把個GDP做到了38.7萬億人民幣,令全球財經界羨慕不已。

全球無數的投資者,都以為擁有股神之稱的美國奇人巴菲特長年征戰於股市,在這個充滿了變數的舞台上,風雲馳騁,不可一世。事實上,這位仁兄,玩得最精彩的不是在一級市場的財務參股與戰略投資,也不是二級市場上的炒作與並購,他玩得最沉醉的還是保險業務。2010年,巴菲特治下的Berkshire Hathaway,製造的有形產品營業額並不高,但旗下公司賣出的保單數量卻大得嚇人,前後銷售了1125億美元,進而榮登全球500強的第24把交椅,更令所有關注他的人驚訝不已的是,他經營的保險業務一年的利潤進項竟有81億美元。中國最大的三家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人保與平安保險,幾十萬的員工沒日沒夜地在街上拉保單,也趕不上巴菲特經營的一家公司。所以,以專業金融的眼光看,巴菲特先生絕不是無數希望發大財的國人心目中的股神,而是一生謹慎理財、細致精算、手法質樸的險神!

而如今的虛擬經濟,主要包括七個方麵:既普票、債券、外彙、期貨、保險、基金和金融衍生品。

在股市這個虛擬的金錢世界裏行走的人常常奇怪,兩年多前(2008年9月)的一次股災,竟然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把數量超過30多萬億的美元的金融資產,莫名其妙地從海平麵到大氣層之間蒸發掉了。那些泡沫飛到哪裏去了,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30多萬億美元,如果換成實物的話,會表現出一種什麼狀態呢?假設將麵值一百美元的綠紙打成捆,堆在貨幣生產線的庫房裏,誰能說得清,世界上有哪個城市能裝下這麼多的鈔票?離開貨幣,以物質的概念換算,2010年整個人類所有出口的貨物全部堆積起來,現在看來,不過是人類兩年前由次級債引發的股災所形成的半個泡沫而已。

聯合國目前注冊著192個合法政府,現在僅僅關注美國的債券市場狀況,已令人震驚不已。2010年9月底,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債券市場充斥著35.8萬億美元虛擬經濟之下的產品。很少有人敢於想像,這些虛擬的金融產品一旦有那麼幾個帶著“次級”的標誌跑到大街上來後,人類又將會陷入怎樣的危機之中。

對生活在實物經濟當中的人類來講,彙率市場也是一片難以想像的金融世界。1973年是人類彙市發展史上的一個拐點,之前,長期不太活躍的外彙交易市場,自這一年起,活躍得有些令人躁動不安了;1979年,全球的各外彙市場的投機者們就把這個行當的日均交易額搞到了750億美元;

1990年國際清算銀行的專家吃驚地發現,這種虛擬經濟的交易品種,日成交額已近9000億美元了。原來以為金融危機重創了人類的投機行為可能有所收斂,可事實是,2008年以來,人類的經濟成長率年平均為2%左右,而過去幾年裏,全球外彙交易量卻以20%的年增長速度遞增,目前動輒日交易量就是4萬多億美元。

另一個充滿了投機氣氛的所在就是期貨市場。以中國期貨市場為例,2010年滿懷著發財欲望的期貨交易者們,一年折騰下來,從南到北,竟然將期貨的總交易額做到了308.67萬億元人民幣。什麼概念?去年一年裏,整個中國10幾億人口,前後東奔西跑,上下埋頭苦幹,生生地把個GDP做到了38.7萬億人民幣,令全球財經界羨慕不已。

全球無數的投資者,都以為擁有股神之稱的美國奇人巴菲特長年征戰於股市,在這個充滿了變數的舞台上,風雲馳騁,不可一世。事實上,這位仁兄,玩得最精彩的不是在一級市場的財務參股與戰略投資,也不是二級市場上的炒作與並購,他玩得最沉醉的還是保險業務。2010年,巴菲特治下的Berkshire Hathaway,製造的有形產品營業額並不高,但旗下公司賣出的保單數量卻大得嚇人,前後銷售了1125億美元,進而榮登全球500強的第24把交椅,更令所有關注他的人驚訝不已的是,他經營的保險業務一年的利潤進項竟有81億美元。中國最大的三家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人保與平安保險,幾十萬的員工沒日沒夜地在街上拉保單,也趕不上巴菲特經營的一家公司。所以,以專業金融的眼光看,巴菲特先生絕不是無數希望發大財的國人心目中的股神,而是一生謹慎理財、細致精算、手法質樸的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