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康熙帝誅凶釋王女 彭學仁戴罪蒙皇恩(1 / 3)

乾清宮大殿西暖閣的炕上、幾案下、貼金大櫃頂上的文書、戰報、各地的晴雨表堆得像一座一座的小丘。康熙正抱著六歲的太子胤礽,指著認奏章上的字。見明珠進來,把太子放在身邊,笑道:“到底你離得近,先來了——太皇太後瞧著朕太累,叫這小把戲來混混,倒有趣兒……”明珠忙請安,又拉著太子的手道:“已有好些日子沒見到千歲爺了!高了!也發福了,真個好福相……”說著從懷裏取出一塊紅薯,這是他值夜用來充饑的,說道:“小主子,吃過這東西麼?噴噴香!”太子忽閃著大眼睛,看著明珠,不敢要,嗅到一股撲鼻的香味,又舍不得。略一遲疑,便劈手奪了去,一頭拱進康熙懷裏。

“你看看,這像什麼話!”康熙笑道,“接臣子的東西哪能這樣子?跟你的太監們沒教你麼?”

“我怕……”太子抬起頭看了看康熙,“他的眼那麼亮……”說著回頭又看看明珠。明珠便訕訕地覺得沒趣。

一時,由傑書領銜,索額圖和熊賜履依次進來。康熙因笑道:“這個時候遞牌子,朕想不出有什麼要緊事。莫不是奏事匣子沒遞進來,怕朕責罰?”熊賜履先將方才與索額圖、多濟商議的調糧辦法,一一奏明,這才緩緩奏道:“臣等夤夜驚動聖駕,倒不為這些事。為的是一件殺人命案,請皇上聖裁!”便將方才戶部部院門口的事,詳細奏明了康熙。

“你們進來得對。”康熙一直緊蹙眉頭聽著,叫人把昏昏欲睡的太子抱去了,方道:“這件事朕想著應分兩層兒來瞧:一層朝廷眼下無力管到西邊的事,不能和葛爾丹翻臉。格隆進京帶兩千人,這本來就是沒王法。朕不治他的罪,也不見他,就是在想著兩全之策。對葛爾丹這人,暫不要招惹。二層他們在京師殺人,得治罪。殺人抵命,何況還殺了個朝廷命官!朝廷若是寬容,他們就會越發上頭上臉,往後還不知鬧成什麼樣子!”

傑書賠笑道:“主子說的極是。不過現在雲南戰事未畢,不宜再開戰端。他殺人鬧事,為的就是逼著主子見他,承認葛爾丹的汗位。前些日子格隆剛進京,理藩院谘問六部,沒有一個人主張開罪葛爾丹。奴才想著,既不能開罪,何妨就做個人情,把那個王女交還他,殺人之事暫不追究,他就沒了借口……”熊賜履聽了這話,心裏很不為然,但傑書是議政王,又不好怎樣。漲紅了臉冷笑一聲道:“外藩使臣覲見天朝,哪有這麼沒規矩的?朝廷又不是打不過他,是眼下分不開身整治!六部官員說這樣疲軟的話,實在不成體統!”明珠在康熙眼前一向是打順風旗的,便道:“這事得辦得不柔不剛,恰到火候才行。他既已經稱汗,不過想著叫朝廷認可。奴才想著,不如借這件案子召見格隆,一邊好言撫慰,一邊嚴加訓斥,將殺人犯明正典刑,豈不麵麵俱到?”

乾清宮大殿西暖閣的炕上、幾案下、貼金大櫃頂上的文書、戰報、各地的晴雨表堆得像一座一座的小丘。康熙正抱著六歲的太子胤礽,指著認奏章上的字。見明珠進來,把太子放在身邊,笑道:“到底你離得近,先來了——太皇太後瞧著朕太累,叫這小把戲來混混,倒有趣兒……”明珠忙請安,又拉著太子的手道:“已有好些日子沒見到千歲爺了!高了!也發福了,真個好福相……”說著從懷裏取出一塊紅薯,這是他值夜用來充饑的,說道:“小主子,吃過這東西麼?噴噴香!”太子忽閃著大眼睛,看著明珠,不敢要,嗅到一股撲鼻的香味,又舍不得。略一遲疑,便劈手奪了去,一頭拱進康熙懷裏。

“你看看,這像什麼話!”康熙笑道,“接臣子的東西哪能這樣子?跟你的太監們沒教你麼?”

“我怕……”太子抬起頭看了看康熙,“他的眼那麼亮……”說著回頭又看看明珠。明珠便訕訕地覺得沒趣。

一時,由傑書領銜,索額圖和熊賜履依次進來。康熙因笑道:“這個時候遞牌子,朕想不出有什麼要緊事。莫不是奏事匣子沒遞進來,怕朕責罰?”熊賜履先將方才與索額圖、多濟商議的調糧辦法,一一奏明,這才緩緩奏道:“臣等夤夜驚動聖駕,倒不為這些事。為的是一件殺人命案,請皇上聖裁!”便將方才戶部部院門口的事,詳細奏明了康熙。

“你們進來得對。”康熙一直緊蹙眉頭聽著,叫人把昏昏欲睡的太子抱去了,方道:“這件事朕想著應分兩層兒來瞧:一層朝廷眼下無力管到西邊的事,不能和葛爾丹翻臉。格隆進京帶兩千人,這本來就是沒王法。朕不治他的罪,也不見他,就是在想著兩全之策。對葛爾丹這人,暫不要招惹。二層他們在京師殺人,得治罪。殺人抵命,何況還殺了個朝廷命官!朝廷若是寬容,他們就會越發上頭上臉,往後還不知鬧成什麼樣子!”

傑書賠笑道:“主子說的極是。不過現在雲南戰事未畢,不宜再開戰端。他殺人鬧事,為的就是逼著主子見他,承認葛爾丹的汗位。前些日子格隆剛進京,理藩院谘問六部,沒有一個人主張開罪葛爾丹。奴才想著,既不能開罪,何妨就做個人情,把那個王女交還他,殺人之事暫不追究,他就沒了借口……”熊賜履聽了這話,心裏很不為然,但傑書是議政王,又不好怎樣。漲紅了臉冷笑一聲道:“外藩使臣覲見天朝,哪有這麼沒規矩的?朝廷又不是打不過他,是眼下分不開身整治!六部官員說這樣疲軟的話,實在不成體統!”明珠在康熙眼前一向是打順風旗的,便道:“這事得辦得不柔不剛,恰到火候才行。他既已經稱汗,不過想著叫朝廷認可。奴才想著,不如借這件案子召見格隆,一邊好言撫慰,一邊嚴加訓斥,將殺人犯明正典刑,豈不麵麵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