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個體如何成為大品牌?(1 / 2)

小個體如何成為大品牌?“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這是微信公眾平台的宣傳文案。而在公眾平台開放微信小店後,許多經營者也將這句話作為自己奮鬥的方向。品牌在商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許多人視為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品牌代表著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代表著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小則能轉化為產品的銷量,大則能轉化為企業前進的動力。物流的便利、媒體的普及,進一步強化了品牌的傳播和影響力。在十年、二十年前,每一類商品我們可能僅能記住一兩個知名品牌,而現在就完全不同了。就拿我們每天都用的牙膏來說,佳潔士、高露潔、黑人、中華、舒適達、冷酸靈……我們可以列出一串長長的品牌名單。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連鎖行業的成熟,使得許多國內乃至國際的大品牌的“觸角”深入到了每一個城市和地區。以前進入一個行業,需要挑戰的僅僅是一兩個行業大鱷,而現在進入一個行業,麵臨的卻是眾多業界巨頭和細分市場高手的壓力。在這個品牌飽和的市場中,創業的難度可想而知。消費者麵對應接不暇的諸多知名品牌,在選擇時都會糾結萬分,剛邁入市場的“小不點”很難被注意到,更談不上信任。為何許多新的淘寶賣家在開業初期總是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虧本經營來吸引消費者、累積流量呢?因為以最快速度得到盡可能多的消費者的認同,品牌才能樹立,之後的經營才會順暢。如果一開始就陷入不溫不火的境地,以後的發展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如何將“小個體”迅速經營為“大品牌”,就成了創業成功的關鍵。在眾多開設微信小店的“小個體”中,“小西家作”可謂是其中的成功典範,甚至被微信官方團隊作為微信公開課中的案例。“小西家作”是廣州的一家蛋糕店,盡管在當地有著不錯的口碑,但是它隻擁有兩家線下實體店,絕對算不上什麼“大腕”商鋪。小西家作有著不錯的口碑和人氣基礎,但是讓創始人吳旭軍苦惱的是店麵太小而客人太多。小西家作的蛋糕必須提前預訂,去實體店現場預訂很容易出現記錄錯誤和支付錯誤的問題。而如果開設更多的分店,不僅成本高昂,也會為管理帶來更大的挑戰,更糟糕的是,還可能會使蛋糕品質下降,這是商家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微信小店的出現,幫助小西家作解決了這些難題。小西家作開通微信小店後,客戶足不出戶,在家中用手機即可輕鬆下訂單,等蛋糕做好後再去取貨,免去了路途奔波。而對於小西家作來說,此舉不僅避免了店內的擁堵和混亂,通過手機記錄查詢訂單也降低了出錯率,全麵提高了服務質量。同時,線上線下的同時經營提高了小西家作的接納能力,微信支付提高了經營效率,為它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新客戶。小西家作的創辦人吳旭軍表示:“微信小店給傳統蛋糕店與網絡電商的融合帶來了機會,有效拉近了顧客與商家之間的距離。”那麼,微信小店究竟為小西家作創造了哪些經營優勢?第一點在於微信小店優化了小西家作的管理流程。吳旭軍表示,小西家作多年來也經曆了一係列管理方式的變遷。最初的人工統計方式,存在錯單率、漏單率高的困擾。隨後建設了官方網頁進行精準化管理,但客戶的使用門檻較高,必須通過電腦進行操作,商家管理起來也不方便。再後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下單,商家管理的靈活性與便捷性提高了。小西家作的微信小店運作模式,從加關注到選商品,再到付款,以及最後到店提貨,實現了微信內下單的O2O(線上到線下)閉環。據小西家作透露,在微信小店上線後,手機端與PC端的下單比例為6∶4,客戶的隨性訂單明顯增加。第二點則在於微信為小西家作提供了一個可以和客戶隨時交流的平台。小西家作創始人吳旭軍平時會將自己選取原料的過程寫出來並通過微信發送給用戶,這一舉措增加了老客戶的黏性和忠誠度,也吸引了眾多新客戶的關注。而通過微信公眾號的群發功能,小西家作向每一位用戶講述每一款蛋糕背後形形色色的故事,這自然比單純的推銷信息更加吸引人。此外,小西家作還積極調動用戶發言,通過朋友圈用戶自發地講故事,小西家作讓蛋糕成了生日慶典中的主角,也更容易被口口相傳。正是通過這一個個溫馨動人的故事營銷,為小西家作帶來了強大的口碑效應,使其成了一家“大品牌”的店鋪。不僅小企業、小店鋪能夠樹立起強大的品牌,連個人也能夠成為一種品牌。在著名雜誌《快公司》的封麵故事中,管理大師TomPeters首次提出了“個人品牌”的概念:大公司知道品牌的重要性,在今天這個個性化的時代,你必須成為自己的品牌。“個人品牌”,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概念,品牌象征著大企業、大公司或是高知名度的創意產品等等,因為隻有這些才有足夠的傳播能量。可現在是自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即時、大範圍地發送及接收各類信息,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代言,這就為個人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微博上,一些網絡大V的號召力不可小覷。他們不隻是一個個網絡虛構形象,而是對現實生活有著切切實實的影響。網絡大V們發送或轉發的熱點新聞、熱心求助、募捐信息等,總是能迅速且廣泛地引起網友乃至整個社會的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已經建立了強大的信譽度和知名度,有了自己的個人標簽,這就是個人品牌的力量。同樣的,個人品牌在商業領域中也能發揮出巨大的功用。在自媒體時代,你的文章可以轉化為流量,廚藝可以轉化為私人廚房,知識和技能可以轉化為各類線上或線下培訓……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個全新的品牌,成為大品牌矩陣之下的一個支點。不過,要成就網絡時代的個人品牌,也絕非一件簡單的事。不要指望新注冊一個微博、微信或是公眾號,發布幾篇自認為不錯的內容,就能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某種程度上說,經營公眾號和經營店鋪一樣,不僅要有好的商品——內容,也要找到目標客戶群——粉絲,隻有堅持不懈、穩紮穩打,才能聚集越來越多的關注用戶。如果你是一個對孩子的營養問題有見地的媽媽,就可以用公眾號告訴大家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如果你是一個烘焙高手,就可以和眾多甜點愛好者討論各類餅幹、糕點的製作方法;如果你能分辨出一些高檔產品是正品還是山寨貨,可以將識別方法發到公眾號裏,那些擔心買到假貨的消費者,會十分樂意成為你的忠實粉絲。當然,你不必費心去討好所有的人,每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都是不同的,你隻需要關注和吸引對你的內容有濃厚興趣的人。比如,那些喜歡去高檔餐廳就餐的“高富帥”就不太會理會關於街頭小吃的公眾號,但是對於一些提供私人廚房服務的公眾號就可能會感興趣。沒有必要強拉一些豪車車主討論你最新設計的超個性的服裝,但是可以和他們一起討論即將在城市裏開展的小型交響音樂會。由於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一個微信、一個微博就能把你和你的客戶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一個公眾號就能使你迅速成為一個權威的發言人和用戶關注的焦點。這個時代為我們創建個人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以前傳統的品牌建立方式——研製新產品、大力營銷、擴大規模、提高知名度等,已經不再高效,被移動互聯網遠遠地拋在身後。現在,我們見到更多的是像小米這樣借助網絡口碑一夜躥紅的品牌。即便你隻是一個人,沒有強大的資金和資源力量,也可以借助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在你的房間內,在你的辦公桌前,或是在餐廳、在理發店,開始你的個人品牌創建之路。隻需要通過微信或公眾號的內容吸引用戶關注,和用戶間產生良性互動,你就能壯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建立屬於自己的網絡社群,為自己的創業之路帶來最寶貴的客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