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微信開店月入2萬元:他如何創造佳績?詹思傳,生於1990年的他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愛聊QQ、泡論壇、刷微博、玩微信。他原本在一家國企上班,每天朝九晚五,被領導呼來喚去。一成不變的安穩工作,逐漸讓他心煩意亂、心生厭倦。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這份安穩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寧德開始創業。如今,他在微信上全職經營“土貨”生意,僅僅過了4個月,就創下了月入2萬元的佳績。詹思傳每天的生意是從前一天晚上開始的。每天晚上,詹思傳打開微信,開始整理一天中接到的訂單,並做好詳細記錄。第二天一早起床,就根據訂單準備好相應數量的土雞和土雞蛋。大概9點左右,詹思傳打包好今天一天要送的“土貨”,騎上摩托,從家中出發,用20分鍾左右的時間到達寧德市區送貨,日複一日,形成了固定的活動時間表。學過物流專業又對市區路況十分熟悉的詹思傳,每天出發前都會根據客戶的住址提前設計規劃好線路,之後再按次序將貨物一一配送到客戶家中,送完貨剛好繞了市區一整圈。“這樣比較省油,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約時間。”詹思傳透露說。就在一年多前,他還是泉州市一家國企公司的職工,主要從事LED晶片生產工作。在工作之餘,詹思傳看了許多營銷類以及創業類的書籍,正是通過閱讀這些書籍,一個“創業夢”在他的心中漸漸萌芽並茁壯成長起來。“趁年輕就要拚一把”,感覺到自己的創業欲望越來越強烈,2013年春節過後,詹思傳便辭去了穩定的國企工作,決定自己創業。但是詹思傳的父親對兒子的行為十分不理解,對於父親來說,孩子辛辛苦苦考上大學、讀大學,為的不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嗎?如今好好的工作為何又不幹了呢?於是他勸兒子再找一份安安穩穩的工作。不過,鐵了心要自主創業的詹思傳沒有聽從父親的規勸。2013年3月,詹思傳在寧德市區開了一家電信代理店,經營賣手機、繳話費、辦理寬帶等業務。看到詹思傳做的事情還算“靠譜”,父親便不再反對了。可好景不長,剛開始,詹思傳憑借自己手頭上的各種人脈資源,手機生意還算不錯。可時間一長,自己手裏的人脈資源已經“消耗殆盡”了,而詹思傳又想不出好的營銷推廣方案,手機店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不過,詹思傳並沒有因為這次打擊就一蹶不振,而是敏銳地搜尋著新的創業機遇。一個偶然的機會,詹思傳應一位朋友的邀請,加入了一個名為“閩東寧德同城交易”的QQ群。該群的群友都是寧德本地人,許多人都在群裏進行各類商品交易。一天,一位網絡公司的老總在群裏問:“哪裏可以買到正宗土雞?”詹思傳便隨口答道:“我家就有正宗的土雞啊。”原來,詹思傳的父親從事農業養殖多年,還是“科技示範戶”,家裏一共養了20多隻土雞。不過,以前他家養的土雞以及產下的土雞蛋,大部分都是自家食用或送人。詹思傳在QQ群裏和這位想要買土雞的網絡公司老總進一步交流,最終成功將一隻土雞賣給了他。這個偶然的事件給了詹思傳新的創業啟發,從此他開始留意身邊對土雞或土雞蛋有需求的人群。他還在QQ群內做了一次小調查並發現,在寧德市愛吃土雞、土雞蛋的人占到被調查者的30%,而其中80%的人都不知道該去哪買正宗的“土貨”。詹思傳感到這是一個商機,便萌生了做土雞和土雞蛋生意的心思。於是,他開始在自己開的手機店門口貼宣傳單,當有客戶來店內充值繳費時,他就順便做一下宣傳,通過這種方式發展了一部分客戶。不過,僅靠這樣的“零敲碎打”沒能取得顯著的成效,詹思傳的“土貨”生意剛開始開展得並不順利。他意識到想要取得成功,必須要更加全身心地投入,2014年年初,詹思傳向父親提出了要通過網絡全職銷售土雞和土雞蛋的想法。他的父親從事了多年的養殖行業,從沒想過要做土貨銷售,對網絡更是一竅不通,所以認為這件事並不靠譜。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詹思傳無奈隻好向父親立下“軍令狀”:“先讓我做3個月試試,如果賣不動,我就聽你的找個工作去上班。”父親這才答應了詹思傳的請求。作為一名90後,詹思傳從小就與網絡打交道,下定決心通過賣“土貨”創業的他,便想到用網絡這種他最熟悉、最喜歡的方式進行推廣。“我是一個微博達人,自微博剛普及開來時我就非常頻繁地刷微博,以至於我的朋友一打開微博,看到的信息全是我發的。”詹思傳說,“我的營銷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微博裏直接發農場裏的土雞照片,等待潛在用戶主動與自己互動溝通,並沒有刻意地去宣傳推廣。”後來,詹思傳發現微信比微博的推廣效果更好,便改變了推廣重心,逐漸“轉戰”微信。“微信可以一對一營銷,也可以一對多營銷,靈活性更好,而且客戶跟我交流下單也更加便利。此外,微信的功能也非常強大,比如‘找附近的人’,我的很多客戶都是通過這個功能發掘出來的。”詹思傳透露說,“如今我的微信裏有400多個好友,其中300多名都是我的客戶或潛在客戶。”2014年1月中旬,詹思傳在微信上做成了第一筆生意。“那個客戶說要下農場看看,本來我也沒太在意。過了一兩天,沒想到他真的開車來到了我家,我那個時候特別激動地接待了他。”詹思傳興奮地說道。第一次客戶來訪,最後買走了一隻小母雞和兩斤土雞蛋。而且,客戶還將自己在農場拍攝的照片上傳到了自己的微信中,並寫上了“原生態土雞”的評語。詹思傳特別興奮地給他點了“讚”,還把客戶的評價截了圖,存在手機裏作為紀念。通過這次生意,詹思傳對微信營銷更加有信心了,他趁熱打鐵,申請了微信公眾號,準備用更加正規、專業的方式和內容吸引更多客戶的關注。正當詹思傳的“土貨”生意開始有了起色之後,很快他又遇到了一次嚴重的創業危機——禽流感。很多已經訂了貨的客戶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取消了訂單,詹思傳在轉瞬之間就麵臨著毫無生意可做的局麵。不過詹思傳並沒有因此就驚慌失措,也沒有著急地去強行推銷自己的商品。“遇到這種‘天災’也是沒辦法的,我也理解消費者的擔心,所以也沒打算去宣傳自己的商品是健康無害的,隻是像往常一樣和客戶聊天。”詹思傳說道,“因為我知道這段時間終究會過去的,隻要客戶還在,客戶關係還在,很快就能夠東山再起。”果然和詹思傳預料的一樣,這次危機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沒過多久,又開始有許多新老客戶頻繁下單了。通過微信營銷和客戶間的口碑傳播,詹思傳的“土貨”生意越做越大,如今,詹思傳的土雞養殖規模已經發展到了1000多隻。“1月份的時候,一天最多隻能賣掉兩三隻土雞,現在每天至少都能賣五六隻,最多的一天賣掉了14隻土雞。”詹思傳說,“有時訂貨量太多,還要一天內分時段多次送貨。”此外,他還表示,隨著生意的擴大,有雇人送貨的打算。“我現在的經營模式是把農場和城市連接,客戶可以自行開車來農場購買,我也可以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談到未來發展,詹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