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者的頌歌——長篇小說《別輕言放棄》序 暢廣元(1 / 1)

長篇小說《別輕言放棄》的作者楊誌勇先生是一位筆耕勤奮的作家,在動手寫作這部長篇前,他已經出版了厚厚的三部詩歌、散文集。熟悉他為人和詩文創作的王道庭先生,在為其詩集《我不是情種》所寫序言中向讀者這樣介紹他:“誌勇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悲苦成長史和苦難心靈史,小時候家裏生活極端困苦,長大進入社會後,又經曆無數坎坷與挫折,但生活的艱辛與職場的沉浮卻沒有磨損他作為一個堅韌奮鬥者的豪情,社會風氣的沉淪也沒有消減他作為一個新生代詩人的激情。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愈加看破人世的浮華與虛榮,愈加洞悉自然的真諦與堂奧,他鬥誌彌堅,激情彌盛,胸襟彌真,甚至於熔煉出無數生光發采閃耀奪目的哲思,給歧路上的人們辨析路向以真摯的啟迪。”我和誌勇可以說是素昧平生,讀過《別輕言放棄》一書的打印稿後,被小說主人公王宏偉的創業經曆所感動,覺得作者自身若沒有類似的經曆和較高的精神境界,很難寫得如此逼真感人,足見王道庭先生對誌勇的簡介是準確、精當的。

“下崗職工”的就業、再就業和創業,曾是我國改革開放曆史進程中出現的亟須認真對待、穩妥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它不僅考驗著共和國管理者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檢視著“下崗職工”們的心性和素養,是我們這個民族能否自主掌握命運,健康步入現代化道路所遇到的一個不小且至關重要的坎兒。麵對這樣嚴峻的現實,誌勇特意以長篇小說來展示這一尖銳激烈、複雜多變的人性善惡之爭和社會的深度變化,以質樸語言敘事、無矯情人物間的多樣交往和主人公接二連三遭遇挫折又不斷重新崛起,來繪製這幅曆史畫卷,更能把人生的憂患、愁苦、尷尬、無奈、熱情、率真、奮進、摯愛與私情等諸多情感交織穿插,以構成文本獨有的審美感染力,強烈地凸顯了“別輕言放棄”的拚搏精神。這是誌勇這部長篇小說值得稱道的藝術特色。對於初次創作長篇小說的誌勇來說,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個中可以見出他藝術追求的執著與艱辛。

對一位作家來說,能夠自覺地關注現實,深刻地思考現實存在的真問題,進而敏銳地發現在人生道路上奮力進取、大膽創新、自強不息、敢於與時俱進地重塑自我的開拓者,並以鮮明的藝術形象將其呈現給讀者,這本身就是作家作為精神價值創造者使命的高度自覺。誌勇雖是一位年輕作家,我因此而對他油然起敬。有趣的是,我們至今尚未謀麵。他來送書稿時我正在家裏給學生講課,是老伴接待了他。我是在閱讀他的小說和詩文集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他的文學氣質與精神境界。

文學之路是廣闊的,卻不是“大道兩邊鮮花開”的情景,對任何一位作家而言,它都是不平坦的、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不間斷地優化自己藝術創造的能力。我相信,像誌勇這樣的有誌者,能在當今物欲橫流的世情中,甘於寂寞,惟願“以文學為樂”,“永不滿足”,很可能就是其藝術生命的內在活力。文學的一座座高峰正需要有這種誌向和心力的人攀登和超越。

是為序。

2012年11月12日於望山書齋(暢廣元著名文學評論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