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個月後,同官聞鳴養殖有限公司養殖的肉雞適逢出欄,蛋雞開始產蛋,眼前一切收獲的喜悅,不僅掛了在王宏偉和父親王大信的臉上,也掛在了他們尊敬愛戴的馮勇智局長以及親友們的臉上。
田局長因為年齡退居二線,從輕工局剛調勞動保障局接替他當局長的李德政,在到就業管理局調研工作時,了解到王宏偉的事跡後,高興地當即就要去王宏偉的養雞廠視察參觀。
在聽了馮勇智和王宏偉的情況介紹後,李德政鼓勵王宏偉擴大養殖規模,帶頭組織聯合下崗職工,創辦一個飼料廠,同時還可以考慮創辦雞肉食品加工廠等產業鏈企業。
李德政局長指導和建議的發展思路是高屋建瓴的,具有遠見的,也為王宏偉創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如李局長所說,這樣既可以實現企業發展利潤的最大化,並又可以帶動更多的下崗職工就業。
當然,李德政沒有忘記針對解決王宏偉養雞廠眼前困難的指導和幫扶。向馮勇智以及身邊在場的每一個同誌,現場布置銷售任務,說:每個人幫助為聞鳴養殖有限公司聯係一個酒店或者食堂,固定采購他們的肉雞和雞蛋。
馮勇智補充說:我們每個同誌的家裏和親朋好友,如果吃肉雞和雞蛋,建議大家都來這裏購買。
王大信聽了高興地說:我老漢保證親自給大家送上門。
李德政和馮勇智同時說:王總的點子好,就是要同時開展批發和零售及送貨上門服務。
大家笑。有人說,老王的幹勁不減當年啊,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
王大信說:說得好,大有作為不分老漢和少壯,隻要有心勁,八九十歲年齡的人都是可以的。
看到這樣的場麵,王大信內心確實高興。養雞的時候有領導重視和幫忙,這賣雞賣蛋的時候領導更是重視和幫忙,兒子的這項事業掙錢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李局長、馮局長等人還沒有走,王大信也並沒有聽到兒子王宏偉的安排,就自個兒做主,找了蛇皮袋子,給每人用袋子裝了兩隻肉雞。然後,忙著招呼各位司機,把車屁股打開,說:各位領導不要嫌棄,拿回去嚐嚐。
李德政見大家都不好意思接受,說:都不要客氣了,這雞不是白吃的,回去後大家可要幫忙做銷售工作哩。
從宏觀上的分析來看,僅就當下的養殖規模和滿足當地的銷售市場,王宏偉一年就可以收回所有的投資成本,第二年後就可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
王宏偉親自把同官當地的大小飯店和餐館逐一跑了一遍,根據聯係敲定的預約購買量,養雞廠產出的肉雞和蛋銷售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
上天有時候似乎是在捉弄人,剛才給了你一把喜悅,接著卻又給了你一把眼淚。
幾天之後,全國各地打響了預防和消滅“非典”疫情的攻堅戰。且王宏偉的養雞廠成了“非典”疫情的重點監控對象。因此,肉雞和雞蛋一點都無法再繼續銷售出去,即使免費送人,也沒有人敢要。所有的人幾乎在一夜之間,見了他和他的養雞廠唯恐躲之不及。
眼看肉雞養成了鵝大,越來越不值錢,產的雞蛋積累到已經沒有了地方儲存的情況。王大信比王宏偉還著急,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
老婆子說王大信:開始想吃個肉雞嚐嚐味道,你舍不得,現在叫你天天吃,一個人把他吃完。
王大信說老婆子:你一輩子光知道吃、吃、吃。
老婆子好像沒有什麼事情一樣,說:天塌了下來,你不吃不喝,難倒還想去當餓死鬼?
王宏偉著急、鬱悶,但碰上“非典”疫情這樣的事情,誰也幫助和挽救不了他的養雞廠。上帝知情,也隻能是同情。
王大信心裏寄托了最後的一點希望,去找馮勇智局長看看。
馮勇智說:你不說具體情況,我都能夠理解,這是天災。政府要先保證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預防和控製“非典”疫情是目前天大的事,而養雞廠的利益與之相比,就是再小不過的事。隻能等非典疫情解除了以後,再看情況想辦法減少損失。現在誰都沒有辦法來解決養雞廠的問題。
盡管如此,王大信還是向馮勇智做了真誠道謝。因為他在心裏也明白這個道理。
回去之後,王大信因為這次天災生氣臥床不起。老婆子給他寬心,說:兒子的養雞場賠錢了,他還年輕,拉扯的賬,叫他慢慢還去,人總得吃飯,還要活著,你又生哪門子氣?
王大信說:你說得輕巧,我一輩子攢的錢,這一眨眼就打了水漂,你不氣,我氣,王宏偉這一下欠了人家一屁股賬,這一輩子都還不清。
從某個方麵說,王大信覺得是自己助推了兒子王宏偉這場經濟災難發生的速度。如果養雞廠推遲兩三個月建成,那麼就不會造成這麼大的損失或者說就會避過了這場災難。
老婆子說:就當以前沒有攢那些錢,行不行?隻要人健康平安,錢還能掙得來,人沒了,啥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