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坤當上副中隊長的消息在全局傳播開來,這讓大家的心情有些複雜。還是一般隊員的公務員不免要發牢騷,說這協管員都當中隊領導了,而自己還是隊員,心底當然有些不服。協管員很高興,看到狄坤能當領導,說明協管員並不比公務員差,幹好了,協管員也能管公務員。當然,也有幾個不服的協管員,他們都是大學生,又比狄坤先進城管局,他們心底也不服。
一連幾天,大家的情緒漸漸的淡定下來,薑劍每天都帶著狄坤去執勤,薑劍在有意識的培養狄坤獨立處理案件的能力,也在傳授他一些管理隊員的方式方法。市場門口作為重點控製區域,現在已經基本得到控製。但是,整個城區的流動攤販總量並沒有減少,這個區域少了,其他區域就多。薑劍又把一中隊分成兩個小組,他帶一個組,狄坤帶一個組,分地段開展工作。
很快,強拆方案審批了,狄坤第一次參加了縣上組織的強拆工作。這次強拆,抽調了公安、國土、規劃、城管等部門的大部分執法人員,一百多號人進入荒草壩村,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一幢澆灌好一層的小洋房被挖掘機、裝載機夷為平地,平日顯得強硬的主人家,早已哭泣癱瘓了,預想中的反抗沒有發生。強拆工作很快結束。狄坤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一方麵是莊嚴的國家法規,一方麵是顯得弱小可憐的戶主。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狄坤不由深思起來。這種事情發生,國家需要花費大量的執法成本,而戶主本身,也至少是幾年的積蓄,作為富有智慧和思考能力的人,為什麼要讓這種事情發生呢?
強拆工作結束了,整個荒草壩正在違建的人也暫時停止了違建行為,附近的村,也受到了教育。這種以強拆為代價的宣傳教育,威懾效果是明顯的,當事人的教訓是慘痛的。但是,隻要有利益可圖,以身試法的人總是會絡繹不絕。對違建的查處,還是不敢放鬆。葛強中隊長,每天都帶著中隊人員,巡查在城郊各村,城區各條街道。
同時,城管局的招聘工作也在進行,招聘啟事在報紙、網絡、文江電視台進行公告,快要到截止報名時間了,報名的人數仍然沒有達到至少1比2的要求。局領導還是有些慌了,要求大家有熟悉的符合條件的想當城管的相互宣傳一下。盡管多方宣傳,最後報名的人數還是達不到要求,又不得不延長了報名時間。
人少,但工作還得幹,轉眼又到了開學的日子,城管工作量又增加了不少。開學沒幾天,放學上學時段,學校門口又開始擁堵,舉報電話一個接一個。整個城區學校,最擁堵的是縣一小和縣幼兒園,接送孩子的家長較多,車輛也多,流動攤販更是見縫插針,交通時常陷入癱瘓。
這天,縣一小舉行活動,要求家長都參加,整個一小門前車水馬龍,其中,也不乏當領導的家長。這些當領導的家長一見到這狀況,一方麵是看不過去,一方麵是安排人指揮人的習慣尚在,於是,吳局長的電話就一個接一個,都是得罪不起的主。吳局長一邊發著牢騷,罵這些人官僚,一邊安排中隊人員,先放下其他地段的管理,集中精力整治一小門口。
不巧的薑劍請假了,這個責任也就落到了狄坤身上。狄坤和其他隊員都在城區執勤,接到局長的電話,立即作了安排。接到電話的馬江,武剛,趙陽都說好,他們三個都是老協管員,一個帶著3人在城區各地段執勤。狄坤也帶著3人,最先來到了一小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