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住宅雖已古舊,但建築的年代並不十分久遠。從前這裏大概是一片灌木叢,僅有幾間小屋,點綴在荒煙亂草間。我們的家便是從早已翻造過了屬於別人的幾間小屋裏發祥的,便有點寒傖感覺,而暗暗對那一塊地覺得分外親熱。對於舊土地之親戀就是並非種田的我也有說不出的眷念之情的,也許是凡人的常情罷。離我的村莊不遠,從前還有一個村落,聽說不知何故犯了皇法,被官兵殺盡,房屋地基充公,良田改為大路,大路改為良田,那些被消滅了的人們便也無人能夠記憶。我每想到村後曾是個流血的地方,更兼那一帶都是壘壘荒塚,幼小時候是連後門也不敢出去的。秋冬之夜,西北風吹得瓦棱震響,仿佛有一些冤抑的言語在低訴,便纏著母親,要她去看看後門有否拴上,還心怕門拴不堅實,提議多加幾道杠子,致被人們取笑。不聽話的時候,便被嚇著要關到後門外去。
現在當然改觀了,園後建了新宅,灌木荊棘都已削平,村莊也日漸擴展。而往日荒涼的庭園的記憶,卻從小一直刻在腦際。那時園子四周長著各色各樣的荊棘,藤蘿,和細竹,這些植物可作天然籬垣,所以任其自然生長,不加砍伐,這荊棘叢成了鼬鼠和狸獾藏匿的所在。村中走失雞隻,往往在荊叢旁邊發現毛翮。小偷在人家竊得衣物,把贓物暫藏在這叢蓁背後,給人們發現的,也不隻一次。在這平靜的小村莊中是一件大事。
每一塊土地都有它的曆史。而這曆史,當其中的人物消失之後,就墜入一種暗黑裏,令人不能捉摸。後人望著這段曆史或故事,便如同一個黑洞窺視,什麼都不見,心裏便有一種恐懼和神秘的感覺。這園子在我看來也有幾分神秘的。它的一角上有一個土墩,好像墳塚的樣子。有人說這是某姓的祖墳,而那一姓已經香火斷絕了。又有人說這是一個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乞丐,在路邊倒死,別人把他葬在這裏。至於這塊地怎樣成為我家的園子,正如我家的小屋怎樣成為別人的住居一樣的茫然,這土塚和荊棘叢以及那被官兵消滅的村莊,同樣地使我起一種恐怖的念頭。加之被荊棘遮住,園子的一半是終年照不到陽光的,踏進裏麵,便有一種陰森感覺。
初次踏進這園子,仗著人多的聲勢膽敢向土塚和荊棘叢正望一眼的,是一個初冬的早晨,太陽剛剛出來,大家喝了熱騰騰的早粥,身上微微熱得有點汗絲後,便一齊動身到園裏去。祖父,祖母,父親,母親,我和我的姊姊,嬸母,和許多鄰居,他們拿著鋤頭,畚箕,鐵鍬,如臨大敵。我不懂為了什麼事,隻聽得祖父聲音洪亮地喊:“一定在這墳坑裏,一定在這墳坑裏。”我問母親他們找的是什麼?
“孩子不要多問。”
家裏的住宅雖已古舊,但建築的年代並不十分久遠。從前這裏大概是一片灌木叢,僅有幾間小屋,點綴在荒煙亂草間。我們的家便是從早已翻造過了屬於別人的幾間小屋裏發祥的,便有點寒傖感覺,而暗暗對那一塊地覺得分外親熱。對於舊土地之親戀就是並非種田的我也有說不出的眷念之情的,也許是凡人的常情罷。離我的村莊不遠,從前還有一個村落,聽說不知何故犯了皇法,被官兵殺盡,房屋地基充公,良田改為大路,大路改為良田,那些被消滅了的人們便也無人能夠記憶。我每想到村後曾是個流血的地方,更兼那一帶都是壘壘荒塚,幼小時候是連後門也不敢出去的。秋冬之夜,西北風吹得瓦棱震響,仿佛有一些冤抑的言語在低訴,便纏著母親,要她去看看後門有否拴上,還心怕門拴不堅實,提議多加幾道杠子,致被人們取笑。不聽話的時候,便被嚇著要關到後門外去。
現在當然改觀了,園後建了新宅,灌木荊棘都已削平,村莊也日漸擴展。而往日荒涼的庭園的記憶,卻從小一直刻在腦際。那時園子四周長著各色各樣的荊棘,藤蘿,和細竹,這些植物可作天然籬垣,所以任其自然生長,不加砍伐,這荊棘叢成了鼬鼠和狸獾藏匿的所在。村中走失雞隻,往往在荊叢旁邊發現毛翮。小偷在人家竊得衣物,把贓物暫藏在這叢蓁背後,給人們發現的,也不隻一次。在這平靜的小村莊中是一件大事。
每一塊土地都有它的曆史。而這曆史,當其中的人物消失之後,就墜入一種暗黑裏,令人不能捉摸。後人望著這段曆史或故事,便如同一個黑洞窺視,什麼都不見,心裏便有一種恐懼和神秘的感覺。這園子在我看來也有幾分神秘的。它的一角上有一個土墩,好像墳塚的樣子。有人說這是某姓的祖墳,而那一姓已經香火斷絕了。又有人說這是一個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乞丐,在路邊倒死,別人把他葬在這裏。至於這塊地怎樣成為我家的園子,正如我家的小屋怎樣成為別人的住居一樣的茫然,這土塚和荊棘叢以及那被官兵消滅的村莊,同樣地使我起一種恐怖的念頭。加之被荊棘遮住,園子的一半是終年照不到陽光的,踏進裏麵,便有一種陰森感覺。
初次踏進這園子,仗著人多的聲勢膽敢向土塚和荊棘叢正望一眼的,是一個初冬的早晨,太陽剛剛出來,大家喝了熱騰騰的早粥,身上微微熱得有點汗絲後,便一齊動身到園裏去。祖父,祖母,父親,母親,我和我的姊姊,嬸母,和許多鄰居,他們拿著鋤頭,畚箕,鐵鍬,如臨大敵。我不懂為了什麼事,隻聽得祖父聲音洪亮地喊:“一定在這墳坑裏,一定在這墳坑裏。”我問母親他們找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