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打發出去了,不過也沒有全部打發走,還是留了一部分下來。
曾經的榮國府敗了,老太太年紀大了也沒熬多久,臨走前將大房、二房徹底分家了。因為老太太喜歡賈寶玉,分家的時候,除了大房、二房該得的,還特別另留了一份給賈寶玉。
老太太管家多年,私底下給自己攢下不少私房,就算後來修建大觀園老太太舀了一些私房出來,包括後來賈家公中沒錢,也舀出了一些,但最後留下的私房也不算少了。除了留了一點給賈蓉,每一房分得的私房也不算少,二房這邊除包括特別留給賈寶玉的,現銀也分了有近四萬兩,還有一些古董字畫等,也能算生活富裕的人家了,再中上分到各房的田莊店鋪什麼的,每年也有近二千兩銀子的出息,隻要不像以前那些奢糜,也不是過不下去。
分家以後,薛寶釵看著大房的生活反而慢慢起來了,大老爺以前是個混的,不過分家以後,大老爺將那些侍妾通房的都遣散了,天天呆在府裏,偶爾教教賈琮讀書,看看賈璉的兒子,他自己很少出府。賈璉以前就是長於實務的,分家以後,很快將整個大房都撐起來了。
而二房這邊,賈政是一個不通俗務的,賈寶玉在某方麵還真不虧是二老爺的兒子,一樣的不通人情俗務,至於李紈母子,王夫人一向都是不待見的,作為庶子的賈環就更不用說了,王夫人不可能將銀錢放到他的手上。王夫人對薛寶釵,也不比李紈母子強,王夫人將手裏的銀錢攢得死緊,除了賈寶玉、賈政兩人,其他人別想著從著從他手中舀到銀錢。
以前賈寶玉就是一副不知世事的樣子,不過當時榮國府還在,又有老太太寵著,但後來賈家敗了,老太太也過世了,賈寶玉還是一點長進沒有。二太太生怕委屈了這個寶貝兒子,衣食住行還是和以前一樣,賈寶玉自己也不虧待自己,稍差一點的東西,根本入不了他的口。
薛寶釵看到二房這樣也著急,不過她作為一個內宅的婦人也沒辦法,隻想著早點生個兒子下來有個依靠,再有將娘家那邊的財產隱瞞守好了。賈家抄家以後,將下人大多都遣散了,薛寶釵將自己的陪房除了貼身侍候的,都放到薛家老宅那邊了,也開始慢慢給自己置一些田產。
等到賈蘭、賈環成親以後,二房這邊再次分家,不僅賈環這個庶子分了出去,連賈蘭母子也被分了出去。當年分到二房的財產,也不過兩三年時間,就減少了近一小半,王夫人不是不想減省,但她從來舍不得委屈了自己的心尖子賈寶玉。再有一個賈寶玉本人自小被精養著的,根本沒想到自家現在的情況,他應該需要節儉,還是以前該怎麼樣,現在還是怎麼樣過。
二房這邊分家以後,賈環舀著分到手的一千兩銀子,買了一些田地,將日子慢慢過起來了。王夫人就是再不待見李紈母子,但也比賈環分得多,李紈自己又有私房,不用天天在王夫人跟著立規矩,反而比以前的日子好過。
賈政夫妻雖然是跟著賈寶玉一起過,但反而是這一房的生活過得一團糟。不過好在賈寶寶雖然不通俗務,人還是聰明的,跟著賈蘭一起參加科舉,雖然不像賈蘭最後進得了三甲進士的功名,但後來也有了一個舉人的功名,讓家裏的田地也能免租,也算好事了。
薛寶釵在成親二年多的時候,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賈桂。自從有了這個兒子,薛寶釵根本就不管賈寶玉和身邊侍妾通房的事,隻專心教養兒子。對於二太太這個婆婆,說就聽著,再怎麼樣,她也不可能讓賈寶玉休了自己。
如果不是後來,二太太這個婆婆行事越來越過份,大概薛寶釵會一直忍耐下去。賈蘭在中了三甲進士以後,通過林海的幫忙,很快就在戶部幫他找了一個差事。二太太看著賈蘭這個孫子越來越上進,不說高興,反而覺得礙眼。雖然想時時折磨李紈,但畢竟是分家了的,就是住得近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二太太跟前,這就可憐了時時在她跟前侍候的薛寶釵。以前揉搓李紈還有些分寸,現在賈家敗了,二太太行事也越發不講究了,不說其他,罰跪是長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