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144章:龍脈之祖
秦嶺處於中國版圖的正中央,也是中國惟一一座呈東西走向的山脈正是因為有了這隔絕了中國南北的秦嶺,才會有八百裏秦川的風調雨順,最後興起了周、秦、漢、唐等朝代。在中國,有許多的名山,三山五嶽等,無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是,不管那些名山多有名,如果有一天,我們一覺醒來,發現那座名山突然消失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還是那樣的生活,中國還是原來的中國,沒有什麼要改變的。但是,中國要是少了一座山,那中國就不能再被稱為中國了,中國人的生活也會從此大大改變。那座山就是秦嶺。因為秦嶺地處中國中心,這道巨大的山嶺東西在中國版圖上一橫,山南山北的景觀也變了,氣候也變了,中國整個變成了南北的格局。如果沒有了秦嶺的阻隔,那麼南北的氣候和風景就全部要改變,中國就再也不是大家認識的那個中國樂。也正是這些原因,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也被稱為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而且不僅僅如此,根據龍脈之說,我們就很容易看出來秦嶺的龍脈走向。秦嶺龍脈源自昆侖山,被稱為昆侖三大龍脈中的中龍,意義非凡。而且秦嶺龍脈更特別的是,它竟然擁有兩條最強的龍脈血液,就是長江和黃河。龍脈之說中,龍脈講究的是山水合一,江河是龍的脈絡,水是龍的血液。中國有三大河流,即黃河、長江和珠江,其中最重要的河流當然就是長江和黃河。因為秦嶺不僅僅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更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秦嶺北麓的水注入黃河,秦嶺南麓的水則注入長江。因此在秦嶺上,長江和黃河都會彙聚到一起,形成一股無可匹敵的龍脈霸氣來。它不僅僅是中國諸多龍脈中的一股,而且是一股無可匹敵,君臨天下的皇者龍脈,就因為秦嶺的這股王道霸氣,後來才衍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長安,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古代都城,稱為了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第六卷 第145章:風水眼
在相傳為大禹所作的《禹貢》中,對華夏大地的山脈有“三條四列”之說。他認為,秦嶺居中,列為中條;次則有“三河兩戒”之說,而秦嶺分地絡之陰陽;昆侖有三龍,而秦嶺為中龍;蔥嶺有三幹,而秦嶺為中幹,等等。所以,秦嶺在很久以前,就成為華夏大地的重要山脈,即華夏龍脈。這個秦嶺就是華夏龍脈,那龍脈最神秘的地方,就是這個地下深淵。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於是問道:“自古龍脈講究的是山水合一,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所以龍脈之處,必然會有大水環繞。但是,這個秦嶺深淵處,卻隻有一顆鐵樹,沒有一滴水呀?”金老先生點點頭,說道:“你說的很對,龍脈確實是要和水連在一起,但是這個地方比較特別,它是風水眼。”“風水眼?”我一下子愣住了。蘭花這時候給我解釋著,風水眼就是指風水的命門,也是一個風水陣法之中最核心的地方。舉個例子說,龍卷風的最中心,就是龍卷風的“風眼”,雖然龍卷風無比狂暴,足以撕碎任何想靠近它的東西,但是它的“風眼”裏卻是風平浪靜,旭日和風,沒有一絲狂風。所以說,龍脈中的“眼”都是很神秘特別的。但是呢,龍脈自然和龍卷風不同,龍脈之地藏風聚氣,將方圓千裏的瑞氣都牢牢吸住,這樣的霸道之法,當然也會引發極端的後果,那後果就是龍脈的風水眼為至陰至寒之處,聚集了那方圓百裏的戾氣和危險,貿然進入風水眼,一定會有去無回,屍骨無存。我這才恍然大悟,難道那深淵之處隱藏了那麼多古怪事件,原來這裏竟然是華夏龍脈的風水眼!可是,這個風水眼中,又為什麼會生出來這樣一棵巨大又古怪的鐵樹呢?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金老先生也對這顆鐵樹很有顧慮,他閉上眼沉思了一會後,才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秦嶺風水眼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