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製的“機關人”,墨家之祖墨子也發明了能飛行三日的機關飛鳶、以及能自由移動的機關屋。但是這二人卻都認為自己的機關術遠遠算不上是最一流的機關術,他們一直推崇一個人,那個人叫做偃師。在《列子》中,就有關於偃師機關術的詳細記載。周穆王前去昆侖山狩獵,在巴蜀遇到了偃師。偃師身邊站著一個身披著木紋色彩的奇異人物,行禮作揖,儀態風流。周穆王問起這個人的身份,偃師卻說那不是真人,隻是一個他製造的木甲藝伶。周穆王大吃一驚,仔細再看,發現這個木甲人實在是太像真人了,無論是他的舉止反應,一顰一笑,看起來都和常人無異。周穆王要他唱歌,他張嘴就能唱;要他跳舞,他的舞姿翩翩,不輸給歌女。周穆王驚歎不已,讓自己的寵妾也來觀看表演,在表演結束時,這個木甲藝伶竟眨巴眼睛,勾引周穆王的美麗愛妾。周穆王大怒,以為是被人給耍了,這個木甲人隻是真人貼的木皮扮的假人,不禁大怒。偃師為了釋疑,便當場拆解了這個木甲人,讓周穆王看,隻見那木甲人揭去了木皮後,便隻剩下了一具木頭、皮甲、膠漆等材料。等偃師把那些零件給拚了起來,那個木甲人又活了起來。
第六卷 第170章:《列子 湯問》
周穆王這時才不禁感歎道:“沒想到人工的技巧,竟然能像造物者的天地之術一樣神奇,真是不可の
第六卷 第174章:金石之音
那麼,怎麼才能不上這個樓梯呢?我想了想,那隻有尋找一條其他的出口,完全放棄這個出口了。這時候,我們已經在這個洞穴中耽誤了幾個小時了,我從背包中取出一些燃料,點燃了一堆火,燒了一些開水,兩個人喝了一些熱水,吃了一些食物,身上漸漸恢複了一些力氣。吃飯東西後,我和小童開始往回走,我們要找一條樓梯之外的通道。可是,這時候我們發現,不管我們朝著哪個方向走,我們都還是會一樣回到原點。看來,這個樓梯機關不僅僅是對前進有用,對於在機關內的所有方向都會有用。這又該怎麼辦呢?我考慮了半天,發現這個機關通道是一個典型的悖論。簡單來說,既然古代人在這個通道中大費周章做了一個永無止境的機關,那就說明這裏一定就是唯一的通道,我們又怎麼可能能找到其他的出口呢?但是,如果這個說這個唯一的出口是永遠也進不去的,那麼古代人又為什麼要費勁做這個機關呢?幹脆直接用巨石徹底堵死這個通道,那不是要更簡單一些嗎?所以說,這裏一定還有一條路。但是,那條路又隱藏在哪裏呢?我在那越想越混亂,腦子逐漸攪成了一堆漿糊,心情也越來越煩躁起來,看著周圍的一切都不順眼,簡直就想仰天嚎叫幾聲。這時候,就聽見旁邊突然傳來了叮叮咚咚的響聲。那響聲仿佛清泉一般,在白石上緩緩流動著,下了小雨,水聲高高低低,碧波蕩漾,接天的蓮葉在水中緩緩搖動,一隻紅魚小心翼翼地露出頭來,潑得遊走了,那聲音仿佛金石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