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天崩地裂洪水滔天之時躍過最後一道龍門,就叫“走蛟”。傳說這個“走蛟”要先過一道龍門,然後借人的一口仙氣,才能飛升成龍。那道龍門是什麼,就是洪水中的大橋。如果你去湖北等洪水多發的地方,仔細研究一些老式的石橋,就會發現在橋底下倒插著一把大刀,刀約盈尺,刀尖朝下,朝著水麵怒張著。這把刀是有說法的。它就是防止走蛟的斬龍刀,不殺人,隻屠作惡的蛟龍。傳說這蛟龍從山中出來後,是剛蛻了最後一層蛇皮,這最後一層蛇皮蛻了後,就會結出重重疊疊的一層龍鱗,在它龍鱗尚為長出來時,它會在洪水中興風作浪,淹沒房屋,顛覆小船,這斬龍刀就是要趁蛟龍龍鱗尚未長成,在它過橋時一刀將蛟龍給斬斷。不過蛟龍也不傻,它知道橋下有刀,於是遇到橋後,死活不肯從橋下過,塔身子一曲,就把橋洞給堵住了,橋洞過不去水,水很快就漫過了石橋,蛟龍便從石橋上過去了。也因為蛟龍的這個習慣,造成了好多大橋排泄洪水不利,洪水危害更大。就說在那年三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中,就有許多蛟龍出世了,在洪水順著大水橫遊,一路撞倒了房屋,顛覆了行船,不知道傷了多少人畜性命,最後竟然兜頭一撞,將軍民七天七夜搭建的攔洪大壩也給撞開了缺口,一時間洪水倒流,大堤下的數萬軍民成為魚食。這個消息迅速彙報了上去,925派人來處理這起事件。這次派來的兩個人,一個是老黑,另一個代號為怪獸,是專門研究水怪的專家。這次大洪水暴發的地方,是湖北荊州。
第七卷 第224章:過了龍門也不飛升的蛟龍
荊州有座小山,小山被洪水淹了一半,山上自上到下裂開了一道幾十米長、十幾米寬的大裂縫。裂縫上窄下寬,大約有幾十米深,最底下密密麻麻堆放著一些木頭,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怪物的巢穴。最古怪的是,那個大裂縫中堆滿了木頭,足足有幾十層,層層疊疊,中間露出了一個圓形通道,怪獸身上綁著繩子,順著通道滑了下去,他摸了摸通道處的木頭和岩石,都非常光滑,上麵還有一層滑溜溜黏糊糊的涎水,腥臭無比,巢穴右側方還有一個略小一些的洞穴。怪獸點了點頭,隻有蛟才會在自己的巢穴中搭建這樣一層層的木頭,修的像一個幾層的樓閣,看來這就是蛟洞無疑。看來在這次的洪水中,果然有蛟進入了洪水中。他們確定了之後,就架著一艘特製的鐵船順著洪水走,順著洪水走,一定能找到出世的蛟龍。他們沿途經過了許多石橋,好多石橋坍塌了,有的完好無損,怪獸去石橋上看了看,石橋橋麵上全是淤泥,腥味濃重,橋身卻是幹幹淨淨的,看來蛟龍是從這些石橋上過去了。那些倒掉的石橋是因為承受不住蛟龍的體重,才坍塌了。怪獸暗暗估計了一下,這蛟龍能將石橋給壓垮,看來這次蛟龍的大小已經出乎了大的意料之外。在路上,他們發現了一棵高大的皂莢樹,於是停下船來,砍了好多皂莢樹的樹枝,堆放在了船上。走蛟時,蛟蛇最怕皂角樹。因為皂莢樹多刺,走蛟時最怕紮,蛟要是被刺傷了,就必死無疑。就這麼又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就聞到一股強烈的腥臭味,前麵水波滔天,看不清楚,怪獸低低說一聲“到了!”又說“奇怪,它已經過了十幾座橋了,時候應該到了,這蛟為什麼還不走!”兩人看了看地形,這裏原來應該是一片良田,不知道有數百畝寬,現在已經變成了一處浩浩渺渺的大水。
第七卷 第225章:龍背上騎著一個孩子
兩人便驅動了小船,在那水中布了一個困蛟陣,其實也就是用皂莢樹枝圈起來一塊大水,然後四麵用硫磺潑了過去。這蛟尚未成龍,其實還是條蛇,再大的蛇,也會怕硫磺,這一擔特製的硫磺灑入了湖水中,四周再由密密麻麻的皂莢樹枝鎖住,這蛟龍一定被困在這裏了。做完了困蛟陣後,怪獸就低低吹響了一個造型奇怪的牛角笛子,聲音很低,如訴如泣,在水麵上鋪開了。這個聲音是水牛的嗚咽聲,蛟最喜歡吞食水牛,一旦聽到這個聲音就會過來。這時候,遠處的水麵翻開了一個巨大的水花,水花出露出了一個巨大的漩渦,那水下有東西!波浪蕩開,一物踏著波浪而來,一個黑褐色的頭顱在水中時隱時現,看起來有水牛般大小。老黑和怪獸兩人將浸了牛尿的麻繩按照一定的路數扔在水中,那蛟龍將鐵船劃向岸邊,伏在船中,隻等那蛟龍入陣。這時候,水中突然傳來一陣嘯聲,那物在水中突然止住,隻在大水中打著漩。兩人再抬頭看時,那水中波浪向兩邊翻騰著,白浪中一隻蛟龍呼嘯一聲,反而衝著他們遊了過來。這蛟,竟然不怕他們!怪獸已經拔出了劍,那把劍長五尺三寸,古樸渾濁,這把劍是祖傳的斬龍劍,削鐵如泥,無論是巨蟒還是大鱷,都能斬於劍。這把劍傳於一個海島,據說那個島上生長著一個奇怪民族,專門斬龍。斬龍劍一出,便會發一聲長長的龍吟,蛟龍聞之喪膽,一個個伏地受誅。可是,這一次卻沒有。那頭蛟龍怒吼一聲,掀起了幾仗高的水花,水花像飛瀑一般朝著他們打過去,險些打翻了他們的船。怪獸舉劍就要衝下去,斬龍劍出,沒有蛟能跑掉。大黑一把按住了他:“等等,這條蛟龍在救人!”他們一下子停下了,那頭蛟龍在水上穿梭著,背上竟然騎著一個孩子!難怪這蛟龍見了他們還不從水中潛逃,原來是顧忌著背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