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舅爺沒有哭,他麵無表情地叫人幫忙將細舅爺抬到了堂屋,放在事先用長板凳架好的門板上。門板就挨著天井。

當時,誰也不曾注意到天井南邊的牆角落裏蹲著一隻渾身雪白的老鼠。

舅爺特別討厭老鼠,總是見了就要想方設法打死。沒打著的話,就燒開水灌老鼠洞。放老鼠夾自然不用說,那是常備工具。

就是那天,他也沒有注意到那是一隻白老鼠。他以為牆角長了白硝。

潮濕了的青磚很容易長出白硝。

爸爸說,年代久遠的老屋不僅會長出白硝,還會長出其他看不見的東西……

舅爺忽略了那隻白毛老鼠還有一個原因。老鼠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似乎懂得避讓和得寸進尺。如果一戶人家不怎麼將老鼠當回事,老鼠就會在那戶人家的地下樓上越聚越多,如果一戶人家見了老鼠就趕盡殺絕,它們就會越來越少,甚至其他地方來的老鼠也繞著走。

那個時代,一個村莊其實有兩層,上層地麵是人的村莊,下層地底是老鼠的村莊。人按家按戶居住,老鼠循著人的房子按家按戶居住。

顯然,住在舅爺家裏的老鼠日子不好過。

別人家的倉庫、米袋經常被老鼠咬得破破爛爛。舅爺家在堂屋裏撒米,過了兩夜都不見得有老鼠敢來偷吃。

細舅爺生前養過貓,可是貓都躥到別人家裏不肯回來了。

所以舅爺忽略了那隻白毛老鼠。

細舅爺被眾人抬到堂屋,剛蓋上白布,一隻貓就跑了進來,它一眼就看到了那隻躲在角落裏的老鼠。

同一時刻,白毛老鼠也注意到了貓的存在。但它卻沒有像別的老鼠一樣立即逃回老鼠洞裏去,隻是膽大地盯著貓,一動不動。

此時,周圍的人比較亂,有伏在門板邊哭的,有站在門口看熱鬧的,有交待喪事如何辦的,有清理亡人物件準備燒掉的,隻有爸爸插不上手幫忙,站在天井旁看著那貓和老鼠。他從來沒有見過那麼白的老鼠,所以比較好奇。

貓緩緩地一步一步靠近牆角,儼然一副勝券在握的大將風範。

貓越靠近,那隻老鼠就越沒有地方可以逃竄。但是那隻老鼠仍然直直地盯著貓,沒有一點兒要逃跑的意▓

不久有人半夜看見一個身穿長白褂的人蹲在那塊稻田裏燒紙,號天啕地地哭泣。那人心想,村裏也沒有人過世啊,怎麼哭得這麼傷心?

幾天之後,抓老鼠的那個人家裏失火了,一家人都葬身火海,沒留下一個活口。

後來檢查現場的人說很可能是老鼠咬壞了電線,將他家樓上的幹枯稻草引燃了。

舅爺因為堅信自己家裏沒有老鼠,對這些事情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