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神馬海歸(2 / 2)

“拳毛騧”是李世民平定河北劉黑闥之亂,在沼水作戰時所乘的戰馬,此馬矯健善走,周身旋毛卷曲呈黃色,故稱“拳毛騧”。

據說當時戰鬥可謂慘烈,“拳毛騧”最終身中九箭,戰死於陣前。李世民把它比作神馬,其題讚文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颯露紫”和“拳毛騧”是六駿中上首的二駿。如今在異國他鄉再次見到它們,蕭遙更加堅定了一定要得到他們的信念。

“蕭先生,你好!我是戴遜。”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正站在“颯露紫”石刻的麵前。

蕭遙一邊打量著戴遜一邊伸出了自己的手:“您好戴遜先生,您叫我蕭遙好了!”

……

經過蕭遙和戴遜親自商談,最終確定了以米開朗基羅的這幅《燈架》交換二駿的方案。雙方簽訂了協議之後,蕭遙即日起程回國。

但是蕭遙不知道的是,他起程之後,賓大博物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將這件事情向新聞界通報了。同時還展示了那副米開朗基羅的神作。而這個消息很快就通過網絡和電波,傳到了國內。他所乘坐的船還沒到津港。楚天鴻的電話直接打到了他的手機上。

楚天鴻把國內知道這事情之後的反應和蕭遙說了一聲,同時還給他打了個招呼:“蕭遙啊!這次你迎回二駿,中央可是很重視的,到時候會在津港安排一個記者見麵會。你說話的時候注意點……”

蕭遙接完電話苦笑這搖了搖頭,原本隻想低調的做些事情,可如今卻是被架到了風口浪尖了。

當郵輪停靠在津港之後,蕭遙跟著來這裏迎接他的文化部的領導,一起出席了二駿回國的新聞發布會。

開始的時候,照例是領導講話。這次為了鼓舞民心,中央特意派出以文化部長為首的幾個部門的正職領導。所以開始的領導講話就是文化部長應閔。

“……眾所周知,我國在追回在清末和民國時期流落海外的國寶,一直都在做著不懈的努力。這次能夠迎回二駿,讓昭陵六駿重聚首。我們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

領導講話總是比較冗長的,而所說的話,也大都是在說明政府在這件事情中所起到的主導作用。這也難怪。因為蕭遙這次和賓大博物館之間的交易本身就是用的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名義。而這個研究中心,從一開始,就是掛靠在文化部下屬的。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也不能說就不讓領導沾沾光了。蕭遙這點分寸還是能夠把握好的。

其後答記者問的環節裏,當有記者問到,二駿迎回之後將如何安置的問題。蕭遙並沒有和其他的領導商量,直接就放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將和濟黎投資公司,聯合在昭陵地區進行一次修複和發掘工作。根據我們前期的了解和研究,在昭陵地區,應該還有一處規模宏大的昭陵建築群遺址,這裏應該包括清代祭靈和北司馬門建築群遺址。我們希望在修複和保護的同時將昭陵六駿重新安放在它們本來應該在的位置。”蕭遙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修複昭陵!

昭陵陵園周長60公裏,占地麵積200平方公裏,共有陪葬墓180餘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麵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昭陵陵園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後人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

而蕭遙所說的這個遺址,其實是三年後才會發掘出土的一處重要遺址。前世的時候,蕭遙知道,這次發掘,將會出土唐代及明清兩代大量的建築構件,還有明清祭祀碑八通,最重要的是還發現了唐代和清代曾經擺放“昭陵六駿”的兩處基座。兩處基座的出土,對研究唐朝陵寢形製和工藝有重大的意義。在台基上邊的土層中,考古學家還有一個令人激動不已的發現——三塊“昭陵六駿”的殘片。這三方石塊並沒有明顯的風化情況,從石質看,要比流傳至今的“昭陵六駿”主體,完好許多。

更主要的是,這三塊殘片分別是“昭陵六駿”中青騅馬的後腿和什伐赤馬前腿蹄腕部分的構件,而另一塊殘片,就是這次蕭遙迎回的 “拳毛騧”馬鞍斷裂部分。他既然知道,自然是不可能讓這國寶繼續殘缺下去的。

“六駿分離近百年,神馬如今渡海歸。”次日國內的報紙上紛紛刊發了這個標題的頭條新聞,這兩句話是嚴老為蕭遙迎回二駿所題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