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曼徹斯特聯俱樂部(二)(2 / 3)

弗格森在率領曼聯期間,帶給曼聯的不僅有與時俱進的先進技戰術,而且他給曼聯創造了一種隊魂,那就是激情、強悍、堅靭,從而有了如今的“紅魔”曼聯。

博比·查爾頓

博比·查爾頓是全世界公認的英國頭號球星,因為他以隊長的身份奪得了英格蘭曆史上唯一的一次世界杯。查爾頓總是全隊的核心與靈魂,既能勝任前鋒,充當進攻的尖刀,又能踢前衛的位置,組織防守與進攻;他技術非常全麵,傳球準確及時,頭球出色,中遠距離射門威力很大。

查爾頓的足球職業生涯富有傳奇色彩。他1937年出生於一個貧寒的足球世家,他的父親和叔叔都是當地知名的足球運動員,他的哥哥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少年足球隊員。查爾頓9歲時進入阿欣頓俱樂部少年隊,12歲成為曼徹斯特俱樂部少年隊中一員,15歲被選入英國學生足球隊。17歲時,查爾頓正式成為曼聯隊的職業球員,並一直效力到最後的退役。

博比·查爾頓是曼聯“巴斯比男孩”中的一員,正是巴斯比率領著這樣一批青年才俊在1956、1957年幫助曼聯隊兩次奪得英格蘭聯賽冠軍。1958年,曼聯隊人才濟濟,一批像查爾頓這樣才華橫溢的球星雲集曼聯,然而,“慕尼黑空難”中犧牲了8位曼聯球員。博比·查爾頓則大難不死,是僅有的幾位幸存者之一。空難過後,當時年僅20歲的查爾頓,經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頭發迅速掉光,常常會從噩夢中驚醒。然而,意誌堅強的他選擇了通過率領曼聯完成重建,來告慰那些在空難中逝去的隊友。

在上世紀60年代,博比·查爾頓和巴斯比爵士一起,走上了重建曼聯的艱難道路,但是他不離不棄,一直堅持了下來,並且率領曼聯登上了歐洲之巔。1965年,重建後的曼聯隊重奪聯賽冠軍;1967年曼聯隊再奪聯賽冠軍,並且在1968年一舉拿下了歐洲冠軍杯。1968年的歐冠決賽也是查爾頓職業生涯的傑作。麵對尤西比奧率領的本菲卡隊,博比·查爾頓開場即取得進球,並且指揮曼聯全隊以4:1大勝對手。

1966年,查爾頓作為英格蘭國家隊隊長,參加了在本土舉行的世界杯。最終,英格蘭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決賽麵對聯邦德國隊,查爾頓和貝肯鮑爾上演了經典的龍虎鬥,兩人相互攻防,最終英格蘭戰勝了德國,奪得了唯一一屆世界杯冠軍。貝肯鮑爾也說:“英格蘭隊在1966年擊敗我們是因為博比·查爾頓比我強一點。”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查爾頓在1966年被評為歐洲足球先生,獲金球獎。

查爾頓的傳奇還在於他是一個忠心不二的球員,他一生隻在曼聯隊踢球,前後長達25年,為曼聯隊出賽850多場,進球600多個。而查爾頓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個人魅力,不擺大腕的架子,不急不躁,尊重裁判、尊重對手,極少與對手發生爭執。他是一位非常好的隊友,在隊友進球後他高興,隊友失誤後他會示以安慰。

1973年,36歲的查爾頓光榮退役,退役後查爾頓專門從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工作。1994年為表彰他為英國足球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他查爾頓爵士稱號。1999年5月12日,查爾頓被國際體育記者協會評為“本世紀最佳運動員”。同年他為國際足球曆史及統計協會評選為“世紀十大足球運動員”。巴斯比爵士評價查爾頓說:“再也沒有這麼出色的足球工作者了,無論是做人還是做球員,他都已經最大可能地接近完美了”

丹尼斯·勞

他是綠茵場上的殺手,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王者,是才華橫溢的球員,是桀驁不馴的怪才,這就是丹尼斯·勞。勞是曼聯隊曆史上最突出的得分手之一,有曼聯球王的美譽,榮膺1964年歐洲足球先生。

1940年出生的丹尼斯·勞15歲時就成為了職業球員,1958年又入選了蘇格蘭國家隊,成為當時國家隊曆史上最年輕的球員。1961年,勞以創紀錄的140萬法郎的轉會費加盟了都靈,他也因此成為了蘇格蘭球員加盟意大利聯賽的第一人。而意大利的防守風格明顯不適合激清充滿進攻欲望的丹尼斯·勞,僅僅一年之後,他就又回到了英格蘭,加盟了當時正在重建的曼聯隊。

在曼聯隊的10餘年時間,丹尼斯·勞和博比·查爾頓以及貝斯特一起,創造了曼聯在上世紀60年代的輝煌。而當時曼聯主帥是巴斯比,他極為嗬護充滿個性的丹尼斯·勞。丹尼斯·勞在曼聯也達到了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他為曼聯出場490次,打進了236個球,其中前5個賽季就打進了160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進球機器,1964年勞榮膺了金球獎。

丹尼斯·勞是屬於未來派的球員,他不僅技術出色,能進球能助攻,更重要的是他的踢法凶狠,既有激情又有鬥誌,具有不顧一切的拚搶意識。而這樣的特點,結合他急躁好鬥的性格,就導致了他在球場上經常會惹出麻煩,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動作,會因為侵害對手而吃牌。

最典型的是,1964年獲得金球獎時,他還處於停賽期,但是他此前極其出色的表現,讓《法國足球》組委會也不得不將獎杯頒發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