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傳奇英雄梅阿查結束了在國際米蘭的足球生涯,他共為球隊效力408場,並打進了287球。傳奇般的國際米蘭“梅阿查時代”就此終結。
關鍵詞:大國際時代
二戰之後,國際米蘭終於完全恢複了隊名。然而,戰爭的創傷和梅阿查的退役,讓國米直到1953年才再次奪得闊別已久的冠軍。1955年對國米來說,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因為石油大亨安傑洛·莫拉蒂正式收購球隊,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國際米蘭隊開始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隊中擁有薩爾蒂(Sarti)、布爾格尼奇(Burgnich)、法切蒂(Facchetti)、貝丁(Bedin)、古阿內裏(Guarneri)、皮齊(Picchi)、賈伊爾(Jair)、馬佐拉(Mazzola)、米蘭尼(Milani)、
多門吉尼(Domenghini)、蘇亞雷斯(Suarez)和科爾索(Corso)等名將。偉大的藍黑軍團在1963、1964和1966年三次勇奪聯賽桂冠,其中最後一次為國際米蘭贏得了第十次聯賽冠軍,藍黑軍團球衣上得以添上一顆金星。此外,在1964年和1965年分別擊敗西班牙皇家馬德裏隊和葡萄牙本菲卡隊蟬聯了歐洲冠軍杯冠軍,並在洲際杯賽中兩次擊敗阿根廷獨立隊。
1966~1967賽季,是國際米蘭最為惋惜的一個賽季,在聯賽和歐洲冠軍杯賽上全力出擊,但是都功虧一簣,獲得兩個亞軍。
雖然在1968年,布爾格尼奇、多門吉尼、法切蒂、古阿內裏(Guarneri)和馬佐拉(Mazzola)—起幫助意大利隊取得了1968年在羅馬舉行的歐洲杯冠軍。然而,也正是在這一年,莫拉蒂出售了球隊,輝煌的“大國際米蘭時代”就此終結,當時國米的主教練埃雷拉發明的“鏈式防守”成為了此後意大利的標誌。
1971年,國際米蘭獲得了球隊曆史上第十一次聯賽冠軍。然而,1972年的歐洲冠軍杯,國米雖然打進了決賽,但是完敗給克魯伊夫率領的阿賈克斯,這也宣告了埃雷拉在上世紀60年代打造的黃金一代就此退出曆史。70年代的後半段,國際米蘭進入了痛苦的更新換代期,僅在1978年奪得了隊史上第二座意大利杯冠軍。
關鍵詞:德國三駕馬車
1979-1980賽季,貝爾塞裏尼培養的青年軍終於挑起了大梁,國米也在這年重奪意甲聯賽冠軍。同年,為了紀念於1979年去世的梅阿查,米蘭市政府決定將聖西羅球場更名為“梅阿查球場”。1982年,阿爾托貝利、貝爾戈米、博爾登、馬裏尼、科洛瓦帝和奧裏亞利等人幫助意大利隊取得了1982年世界杯冠軍。然而,國際米蘭青年軍的表現卻並不穩定,球隊的戰績高低起伏不定。
1986年,國際米蘭隊主席埃爾內斯托·佩萊格裏尼從尤文圖斯隊請來了著名的“金牌教練”吉奧瓦尼·特拉帕托尼。然而,前兩個賽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特拉帕托尼因為球隊戰績並不理想,而備受指責。1988~1989賽季,是國際充滿記錄、進球和歡慶的一年。馬特烏斯、布雷默同時到來,再加上原有的球員,國際陣容堪稱完美。在這個賽季,國米在聯賽中僅僅輸掉了兩場球,最終以創紀錄的26勝6平2負的戰績提前4輪獲得冠軍,奪得了球隊曆史上第十三次聯賽冠軍。
1990年,克林斯曼正式加盟國米,球隊也組成了德國“三駕馬車”對抗AC米蘭的“荷蘭三劍客”和馬拉多納領銜的那不勒斯。同年夏天,德國“三駕馬車”又率領德國隊奪得意大利世界杯冠軍,馬特烏斯本人也成為國際米蘭曆史上第一位獲得歐洲金球獎的球員。
1991年國際米蘭在聯盟杯決賽中2:1擊敗羅馬奪冠,26年後再次在歐洲賽場奪冠。1994年,國際米蘭在博格坎普和魯本·索薩的帶領下擊敗薩爾茨堡隊第二次奪得聯盟杯冠軍。但是,國米當時完美的陣容,卻無法在聯賽中奪得冠軍,讓球迷非常不滿,都在呼喚創造了“大國際時代”的莫拉蒂家族重新接手球隊。1995年,老莫拉蒂的兒子馬西莫·莫拉蒂重新收購了國際米蘭。1996~1997賽季,“博斯曼法案”剛剛實行,國米就趁機搶下了德約卡夫、薩莫拉諾等強援。1997年,國米又將羅納爾多帶到了梅阿查球場。1998年,羅納爾多成為國際米蘭曆史上第一位獲得世界足球先生的球員,同時也是第二位獲得金球獎的球員。國米也在1998年獲得了隊史上第三個聯盟杯冠軍。
此後,裏皮出任國米主帥,球隊在1999年買進了“900億”先生維埃裏,和羅納爾多組成了夢幻鋒線。然而,2000年4月12日,羅納爾多在對拉齊奧的意大利杯決賽中遭受了斷腿的巨大傷痛,直到2001年夏天才重返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