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服丹非等閑之事,不但太醫勸阻,連太子群臣乃至玄奘法師也極力反對,可麵對束手無策的風疾李世民執意要試一試。或許這些靈丹中真有些進補的藥物,更因為心理使然,服丹之後病情竟真的有所好轉,身體逐漸溫暖舒暢,頭暈目眩的症狀似乎也輕了。李世民興奮異常,堅信照此發展不久他將痊愈,隻要有一副好身體,他既可以消滅高麗重樹威望,又可以繼續守護天性柔懦的兒子。興奮之下他宣布籌備封禪,改建先皇在坊州修建的仁智宮為玉華宮,並再度巡幸,要掃盡這一年的不快。
西巡伊始李世民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到驪山泡溫湯,駕幸玉華宮,不但蠲免百姓錢糧,還在華原狩獵。他在獵場之上縱橫馳騁張弓射獵,重拾往日的威猛,連從駕將士也紛紛驚歎皇帝的體魄。然而就在射獵之後的當晚,風疾突然複發,而且來勢愈加猛烈,頭便似要漲裂一般。
經過太醫救治,李世民的病情漸漸穩定,立刻下令回京。在他看來這次激烈的複發是因為自己忘乎所以樂極生悲,丹藥無疑是有效的,隻是不能持久,要想根除頑疾,就必須多多服用、持續服用。
他忍著病痛快馬加鞭趕回長安,傳令再次征召道士,甚至下令在宮中專門設煉丹之地,由崇信道教的兵部尚書崔敦禮監理煉丹,無論道士們索要何等名貴藥材都要及時供給。
然而這次丹藥好像失靈了,李世民先後嚐試過十幾個道士的丹藥,卻再沒找回先前的療效,風疾未見好轉,反而添了腹內燥熱、四肢無力的毛病。
道士們一再表示,丹藥的效用便如念經祈法能驅走惡鬼一般靈驗,隻是大家還沒找到最為對症的丹藥,皇帝的心也還不夠虔誠。於是從此以後,李世民深居宮中一門心思煉丹治病,將政務都委托太子和宰相,連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都不再過問。
日複一日,轉眼已將近年末,征討高麗的戰事再度因阻於堅城而失敗,朝廷政務也依舊在長孫無忌的主持下循規蹈矩。李世民連祭祀天地的差事都推給了太子,依舊在宮中打坐服丹。
李治風塵仆仆回到宮中,一見父親的麵便愁眉苦臉道:“今日郊祀父皇沒能親臨,許多國公重臣也未到,孩兒甚是憂心。”他的憂慮絕非僅僅因為祭祀儀式不圓滿,更因為父親對方術的癡迷已有些走火入魔,無論何人勸諫都不聽。
“唉!”此刻李世民正緊閉雙目盤膝打坐,據道士們說,服丹前若能平心靜氣抱元守一,再擇良辰吉時,丹藥會更加有效。聽了李治的話,他雙目雖依舊緊閉,卻重重地歎了口氣——國家大事唯祀與戎,委托兒子代為祭祀固然是為養病,卻也有趁機提高太子聲望的考慮;按理說大臣們不會揣摩不到他心思,卻還是缺席,原因隻能有一個:那幾位重臣也病得爬不起來了。
皇帝服丹非等閑之事,不但太醫勸阻,連太子群臣乃至玄奘法師也極力反對,可麵對束手無策的風疾李世民執意要試一試。或許這些靈丹中真有些進補的藥物,更因為心理使然,服丹之後病情竟真的有所好轉,身體逐漸溫暖舒暢,頭暈目眩的症狀似乎也輕了。李世民興奮異常,堅信照此發展不久他將痊愈,隻要有一副好身體,他既可以消滅高麗重樹威望,又可以繼續守護天性柔懦的兒子。興奮之下他宣布籌備封禪,改建先皇在坊州修建的仁智宮為玉華宮,並再度巡幸,要掃盡這一年的不快。
西巡伊始李世民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到驪山泡溫湯,駕幸玉華宮,不但蠲免百姓錢糧,還在華原狩獵。他在獵場之上縱橫馳騁張弓射獵,重拾往日的威猛,連從駕將士也紛紛驚歎皇帝的體魄。然而就在射獵之後的當晚,風疾突然複發,而且來勢愈加猛烈,頭便似要漲裂一般。
經過太醫救治,李世民的病情漸漸穩定,立刻下令回京。在他看來這次激烈的複發是因為自己忘乎所以樂極生悲,丹藥無疑是有效的,隻是不能持久,要想根除頑疾,就必須多多服用、持續服用。
他忍著病痛快馬加鞭趕回長安,傳令再次征召道士,甚至下令在宮中專門設煉丹之地,由崇信道教的兵部尚書崔敦禮監理煉丹,無論道士們索要何等名貴藥材都要及時供給。
然而這次丹藥好像失靈了,李世民先後嚐試過十幾個道士的丹藥,卻再沒找回先前的療效,風疾未見好轉,反而添了腹內燥熱、四肢無力的毛病。
道士們一再表示,丹藥的效用便如念經祈法能驅走惡鬼一般靈驗,隻是大家還沒找到最為對症的丹藥,皇帝的心也還不夠虔誠。於是從此以後,李世民深居宮中一門心思煉丹治病,將政務都委托太子和宰相,連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都不再過問。
日複一日,轉眼已將近年末,征討高麗的戰事再度因阻於堅城而失敗,朝廷政務也依舊在長孫無忌的主持下循規蹈矩。李世民連祭祀天地的差事都推給了太子,依舊在宮中打坐服丹。
李治風塵仆仆回到宮中,一見父親的麵便愁眉苦臉道:“今日郊祀父皇沒能親臨,許多國公重臣也未到,孩兒甚是憂心。”他的憂慮絕非僅僅因為祭祀儀式不圓滿,更因為父親對方術的癡迷已有些走火入魔,無論何人勸諫都不聽。
“唉!”此刻李世民正緊閉雙目盤膝打坐,據道士們說,服丹前若能平心靜氣抱元守一,再擇良辰吉時,丹藥會更加有效。聽了李治的話,他雙目雖依舊緊閉,卻重重地歎了口氣——國家大事唯祀與戎,委托兒子代為祭祀固然是為養病,卻也有趁機提高太子聲望的考慮;按理說大臣們不會揣摩不到他心思,卻還是缺席,原因隻能有一個:那幾位重臣也病得爬不起來了。
“孩兒叫王伏勝私下打聽一下,房公與馬公都臥病在床,高仆射已食水不入,恐怕熬不過這一兩天。”
得知高士廉病入膏肓,李世民緩緩開口:“高仆射不僅是功臣,而且撫養你母後和舅父長大,情同你的外祖,不能等閑視之。”
“正是。前日東陽公主入宮,她私下告訴我,舅舅和高家子侄已秘密籌備喪事,怕驚擾父皇養病沒有上報。”高士廉之子高履行尚李世民庶出之女東陽公主,與李治的關係也還算親密。